背景就是如果中美兩國因為臺海問題,發生直接沖突,日澳兩國必須明確做出表態,站在美國一方,并協助美國進行作戰。
美國這套操作,簡單來說就是想把日澳綁在自己的戰車上當炮灰。日本這幾年被美國忽悠得跟打了雞血似的。2025年防衛預算飆到8.7萬億日元(約585億美元),其中19%都用來買美國武器,什么F-35戰斗機、“戰斧”導彈,全往家里搬。
而日本海上自衛隊今年7月剛跟美澳簽了三國物流協議,允許美軍艦艇在日本港口隨便補給,還能共享維修數據,這哪是盟友,分明是給美國當“軍事保姆”嘛。
可日本老百姓心里門兒清,68%的人覺得應該對美自主外交,77%根本不信美國會真的保護日本。
岸田政府天天喊“日美同盟是基石”,結果被民眾吐槽“諂媚過頭”,連《朝日新聞》都看不下去,說日本快成美國的“分包商”了。
而澳大利亞這邊,表面上跟著美國在南海搞聯合演習,又是反潛又是編隊航行,可國內早炸鍋了。
前總理基廷直接嗆聲,57%的澳大利亞人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27%支持暫停“奧庫斯”核潛艇協議。
雖說澳大利亞2023年對美出口漲了8.4%,可美國轉頭就在關稅上卡脖子——日本汽車出口被加征24.7%關稅,澳大利亞的礦產品也面臨隨時被“開刀”的風險。美國這招叫“經濟綁架”,你不站隊?那就斷你的財路。
可光靠自己還不夠,得拉著小弟當“肉盾”。2024年美日澳菲在南海搞首次聯合演習,五艘軍艦折騰了一圈,結果被軍事專家吐槽“象征意義大于實際”,簡單來說就是在中國面前秀實力,結果被中國海警直接懟了回去。
滑稽的是,美國一邊讓日澳增加軍費,一邊自己在沖繩裁軍,把5000人轉移至關島和澳大利亞,美其名曰“優化部署”,實則是把前線風險轉嫁給盟友。
不僅如此,還有經濟方面,日本企業2024年從美國賺了7.9萬億日元,占海外總收益的26%,結果美國反手就對日本汽車加稅,逼得豐田、本田只能去美國建廠。
澳大利亞更慘,335億美元的對美出口里,鐵礦石、天然氣占了大頭,可美國說翻臉就翻臉,關稅說加就加,連“奧庫斯”協議里承諾的核潛艇技術都扣扣索索,生怕澳大利亞翅膀硬了。
不過,美國這套把戲也有玩砸的時候。日本偷偷搞國產高超音速導彈,澳大利亞私下跟中國談稀土合作,連菲律賓都在南海問題上“腳踏兩條船”。
歸根結底,美國這招“挾天子以令諸侯”,本質上是霸權衰落的表現。當年靠航母和美元就能橫行天下,現在得靠綁架盟友來撐場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