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周邊小國頻頻挑釁,我們卻始終保持克制?有種聲音認為,這是因為我們忌憚這些小國背后的美國,甚至由此引申出“美國依舊強勢,中國仍需韜光養晦”的論調。但事實恰恰相反:當今中美軍事博弈的核心,是中國對美國的主動挑戰已遠超美國對中國的牽制。對于周邊小國的所有挑釁,我們的賬始終清清楚楚地算在美國頭上。
這些年,美國對中國的軍事試探無非是老套路:派幾艘過時軍艦臺海臺海,慫恿菲律賓海南海生事,挑動日釣魚島魚島聒噪。這些行徑無疑是對中國主權與尊嚴的嚴重侵犯,我們自然要堅決反擊。但需明確的是,美國在東亞海域的橫行霸道并非始于今日,二戰結束后,其海軍便在此稱雄。過去我們實力未逮,只能暫作隱忍;如今國力日盛,才將這些挑釁擺上臺面嚴正抗議。但這終究只是對美國及其附庸的被動應對,真正體現中國對美主動挑戰的,是我們這些年的“主動出擊”——且看幾個關鍵事件:
其一,2025年4月29日,中國運-20大型運輸機輸機滿載58噸醫療物資,突然降落在黎巴嫩貝魯特國際機場。這一行動的關鍵在于:以色列與黎巴嫩長期交火,貝魯特機場早已被以色列劃為禁飛區,宣稱“未經許可的飛行器可直接擊落”。但運-20就這么堂堂正正地來了——從西安起飛,經巴基斯坦、穿伊朗,直抵貝魯特。以色列縱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對這架飛機動分毫。并非其突然向善,而是他們深知:一旦這架飛機有任何閃失,即便美國也護不住他們。這便是威懾力——在中國面前,以色列乃至美國劃定的禁飛區,形同虛設。
其二,2025年5月底至6月初,中國雙航母編隊攜35萬噸水面艦艇及數量不明的水下力量,首次太平洋平洋,直逼日本關島。這一事件的意義被嚴重低估日本聯合艦隊艦隊覆滅后,太平洋便美國海軍海軍的“內海”,十余艘航母在此隨心所欲地游弋,關島更是其掌控整個亞洲的前沿核心基地。80多年來,美國從未擔心過關島的安全——這里向來只有威懾他人的份,從未被他國力量真正逼近。但中國艦隊就這么從容而至:一旦戰事爆發,單是艦載機載機與960個導彈垂發單元的火力,無需導彈配合,便足以將關島徹底摧毀。關島若美軍美軍只能退守夏威夷;夏威夷再受威脅,便只能縮回本土。對美國而言,這種震撼遠非“圍島軍演”可比。
其三,2025年2月,中國055型驅逐艦逐艦“遵義艦”、054A型護衛衡陽艦”及補給艦“微山湖艦”組成的編隊,穿越印尼群島進入澳大利亞東珊瑚海瑚海,沿澳大利亞海岸線南下至悉尼外海,最近距離150海里;2月21日,編隊塔斯曼海曼海國際水域展開實彈射擊演練。澳大利亞的戰略地位非同小可——它是二戰太平洋戰爭中美國退守的最后底線,對美國而言,即便丟掉整個亞洲,澳大利亞也絕不能失守(麥克阿瑟阿瑟正是以澳大利亞為基地反攻菲律賓)。除二戰時期的日本海軍外,從未有任何亞洲國家的艦隊能對澳大利亞構成實質性威懾。而中國055編隊改寫了這一歷史。上一個這么做的日本海軍已灰飛煙滅,如今中國艦隊直抵“五眼聯盟”家門口,美、英、澳海軍卻始終按兵不動——這絕非偶然,而是對中國實力的清醒認知。
其四,2024年7月24日,中國轟-6轟炸機炸機與俄羅斯兩架圖-95MS轟炸機一同進入阿拉斯加防空識別區,美國北美防空司令部緊急F-22戰機全程監視伴飛,阿拉斯加州聯邦參議員怒斥這是“前所未有的軍事挑釁”。此事在國內反響平淡,只因阿拉斯加對多數人而言過于遙遠;但對美國而言,這意味著其本土并非絕對安全——一旦擦槍走火,美國能打到中國,中國亦有能力直抵美國本土。
看清了這些,便會明白:菲律賓那幾艘破舊軍艦的碰瓷、日本幾句蒼白的抗議、臺灣當局的嘴硬,實在不值一提。大國自有大國的格局,我們的目光始終鎖定美國。無論其挑動多少跟班跳梁,賬最終都要算在它頭上。首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只要將美軍逐出亞洲,那些嗡嗡叫的“蒼蠅”,還敢有半分聒噪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