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菩提老祖都不認!為孫悟空指路的樵夫,究竟是誰?真正的引導者
封神大戰高潮過后,西方教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帶著截教三千有緣客,回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此前,有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情節,準提道人望著梅山七怪之首的千年白猿,被楊戩降伏后,化成了仙石,緩緩說道:500年之后,這塊仙石會漂流到東勝神洲傲來國;再過500年,會攪撓得天地三界不安。
接引道人怕師弟道破天機,反為不妙,于是急忙攔住準提道人繼續說下去。
一場聲勢浩大的三界封神,天庭、闡、截、人道、龍族,還有西方教,最終在鴻鈞老祖的調停下,落下帷幕。
正如影視劇《封神榜》的故事情節中所言,西游記開篇中孫悟空的橫空出場,正是在十洲之祖脈、三島之首的東勝神洲——傲來國。
“傲來國臨近大海,海中有座名山,喚為花果山,自鴻蒙開天辟地后形成。山正頂上,有塊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圍圓 ,合周天365度和24節氣。”
《西游記》原著中談到,暗含天地九宮八卦的仙石,500年來受到天地日月精華沐浴,感受天真地秀,遂有靈通之意,孕育出了石猴孫悟空。
出生不久的孫悟空,就表現出了天地靈秀之姿,剛剛學會爬走,孫悟空便懂得拜天地四方,還神奇地目運金光,驚動了靈霄寶殿之上的玉皇大帝。
正在天庭召集群仙開會的玉皇大帝,眼見世間金光異常,就派出了千里眼和順風耳觀察情況,最后一錘定音:孫悟空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玉皇大帝貴為三界九五之尊,他的金口玉言,可謂是對孫悟空最好的保護。
“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時節,冬覓黃精度歲華。”
自從孫悟空第一個躍入水簾洞,成為美猴王,平平安安的在天真享樂里度過了三百余年。
直到一天,孫悟空水簾洞里目睹老猴的突然死去后,他也開始憂慮起自己的生死無常。
水簾洞猴族不乏能人之輩,通背猿猴就告訴他,三界五蟲之內,還真有三等名色,能超脫生死輪回,不歸閻王老子所管。
具體哪三等,又該怎樣去尋找到這三等人呢?通背猿猴說:乃佛與仙,還有神圣三者,躲過輪回,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
孫悟空得知,只有在閻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內,才能有緣結識到!
聽后滿心歡喜的孫悟空當眾表示,自己一定要尋訪到這三等神仙,學到長生不老之術,以躲過閻君之難。
“天產仙猴道行隆,離山駕筏趁天風。飄洋過海尋仙道,立志潛心建大功。有分有緣休俗愿,無憂無慮會元龍。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
然而,尋仙訪道之路必定是孤獨和艱險的,原本衣食無憂的美猴王在南瞻部洲各地尋找了八九年,都毫無進展。
于是,他又西行飄洋過海,來到了西牛賀洲方寸山,這才得遇真仙,拜師菩提老祖。
“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方寸山上,孫悟空遇到的第一位神秘高人是位砍柴的樵夫!為何說樵夫是位神仙或高人呢?
其一、這位樵夫恬淡為生,隱姓埋名在方寸山上,且與神仙為鄰,淡泊名利;
其二、他熟讀的是道教經典《黃庭經》,口誦的道德真言《滿庭芳》,而這些都是一位神仙教他的;
其三、樵夫面對菩提老祖拋出的橄欖枝,竟然拒絕,不愿隨老祖修行,而甘心在山中砍柴換米,供養老母親。
其四、他牽線指引孫悟空前往方寸山斜月洞拜師菩提老祖后,成孫悟空真正的指引者后消失不見。
網絡中,關于這位樵夫是誰,有人說是鴻鈞老祖門下的三清大佬元始天尊或太上老君;也有人說是盤古大神,還有認為是如來佛祖等等。
結合封神演義,有人說西游中的菩提老祖,正是封神中的西方教副教主準提道人,一手培養出了高徒孫悟空。也有觀點稱,如來佛祖的化身與接引道人有關,一手打造出了金蟬子十世轉生為人的唐僧。
原本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就是西方二圣,還是天生一對師兄弟、好搭檔。
封神中的接引道人,也就是西游中的接引佛祖。他曾發下四十八愿,要建立一個無比美好的極樂世界,接引眾生往生。
因此,西游中為孫悟空指路的樵夫,很有可能就是接引道人。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