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鳥兒飛起,一灣湖水魚躍,一山美景盡攬。
從城市上方鳥瞰,東錢湖在寧波東南。20平方公里的湖面被山野、城鎮與美景環繞,構成了美麗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橫跨浙江寧波東錢湖的陶公堤景色如畫。易國慶攝
東錢湖是浙江省第一大淡水湖。“八十一嶺環抱、七十二溪流注、三十六村錯落”,千年的歷史云煙……這排面,哪怕在寧波這座江海之城,也讓東錢湖成為點睛之筆般的存在。
①浙江寧波東錢湖鎮建設村陶麓街區成為打卡新地標。徐姍姍攝
正如蘇東坡在杭州西湖留下了“蘇堤春曉”,年僅27歲的王安石擔任鄞縣知縣時,興修水利,治鄞千日,留下“泊舟堰下”的佳話傳承千年。
②浙江寧波東錢湖鎮利民村“網紅”梨花樹盛開。嚴龍攝
“水闊煙深望渺然,霎時漁火滿前川。”200年前的清代詩人忻宇春落筆寫下這句詩的時候,他眼前一定會浮現王安石帶領百姓“起堤堰,決陂塘”的場景,也會不禁吟出王應麟筆下“月波夜靜銀浮鏡,霞嶼春深錦作屏”的千古絕唱。
煙雨疊翠,清風入弦,為了延續那千年的煙波浩渺,東錢湖管委會先后投入100多億元改善東錢湖的生態環境。
③浙江寧波東錢湖韓嶺老街游客絡繹不絕。丁銀峰攝
④浙江寧波東錢湖旅游度假區舉行“錢湖春來了”花朝節游園大會。丁銀峰攝
東錢湖管委會自2001年成立以來,圍繞生態涵養、環境保育和旅游度假、都市休閑等幾大功能全面布局,2005年開始向著建設“文化型、生態型的旅游度假區”目標努力推進。2015年,東錢湖正式列入首批17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之序,還先后獲批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2022年,在開發園區體制調整的大背景下,東錢湖管委會與鄞州區“區政合一”,將開發建設職能歸并、聚焦,東錢湖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2024年,東錢湖地區生產總值達78.9億元,游客接待量900萬人次,旅游收入67.1億元,同比增長均在15%以上。
于是,始于唐盛于宋的東錢湖在今天有了立體的構建。清雅的宋韻美學無疑是東錢湖最鮮明的特質。
南宋石刻公園里,140余座石像展現著東錢湖史氏家族“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侯”的顯赫,不僅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也填補了我國南宋時期雕刻史、美術史的空白。
韓嶺古市特色街區內,宋式美學館、官宴餐廳、民宿聚落深度呈現千年之前市井生活的熱鬧非凡。窯爐原址里疊壓的地層記錄了這里上起東漢下至兩宋之際的越窯青瓷燒制歷史。
當山水有了意象,寄情自是題中應有之義。
⑤位于浙江寧波東錢湖畔的韓嶺美術館。吳維春攝
遠眺浙江寧波東錢湖。嚴龍攝
東錢湖畔有座岳鄂王廟。生于河南葬于杭州的岳飛在寧波有了享受后世祭奠的殿堂。當年,史浩在拜相之后的頭一件事,就是力主為岳飛平反。宋孝宗即位后,便下詔“追復岳飛元官”。70年后金國被滅,東錢湖鄉人集資建廟,紀念岳飛的功績與愛國精神。
東錢湖心有個陶公島。傳說春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號陶朱公)功成身退后攜西施隱居于此,泛舟垂釣,怡然自得。此后,范蠡轉身經商,富可敵國。他在掙得萬貫家財后又三聚三散,被后人尊為文財神。
靈動的城市里,水是呼吸的韻律。千年靈韻的東錢湖有著言說不盡的故事。它隨時敞開懷抱,歡迎八方來客到這里感受積淀千年的底蘊,聆聽水波粼粼的靈動。
來源 | 光明日報 記者:曾毅
提供環境新聞線索
環境新聞線索征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