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1日股價漲幅靠前的券商股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兆寰 北京報道
近日,助力滬指站上3500點的銀行股成為了“大拿”。不過,隨著四大銀行股價的沖高回落,券商股高調崛起,重啟牛市“先鋒隊”本色,掃貨資金更是紛至沓來。
據同花順統計顯示,近一周(7月7日至11日),證券行業主力資金凈流入74.49億元,位居行業第一,上漲5.73%。
其中,板塊個股全部上漲。中銀證券收獲兩天兩板,漲幅22.56%,成為龍頭;哈投股份上漲16.38%,位居第二;中原證券上漲12.86%,位居第三;湘財股份、國金證券、第一創業、國聯民生、東北證券、東方證券等漲幅均超過7.6%。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券商業績集體爆發,以華西證券、國聯民生為代表的中小券商,以超10倍的上半年凈利潤增速成功“領跑”,華林證券、國盛證券等也實現翻倍級增長,牛市旗手效應顯著。
在專業人士看來,今年上半年A股新開戶數量(尤其是個人投資者新開戶數)顯著增長,隨著股市賺錢效應的持續回升,或將吸引更多場外資金和新投資者入市,投資者將資金從存款、理財產品、樓市等轉移到股市,這對證券行業是利好,預計在A股市場回暖背景下,上市券商中期業績增速有望延續高景氣度。
高調崛起
7月11日,A股延續升勢,滬指盤中站上3550點,券商板塊成為推動市場上漲的關鍵力量。不過,午后券商板塊高位震蕩,盤中一度漲超4%,收盤上漲約2.4%。
多只券商個股表現強勢,中銀證券完成兩天兩板,哈投股份、中原證券首板漲停,東方證券、國金證券、國聯民生等個股漲幅超過5%。
7月11日收盤后,中銀證券發布澄清公告,經公司自查并向第一大股東書面詢證,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敬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二級市場交易風險。
東莞證券分析師吳曉彤認為,7月11日,券商板塊盤中上漲超4%,或與部分券商業績預喜有關,目前紅塔證券、國盛證券、哈投股份和國泰君安國際均已發布業績預報,其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45%至55%、78.25%、233.1%、161%至202%,今年上半年累計新開戶數同比增長32.8%,市場交易量攀升,再融資規模回升,上市券商中報業績有望延續高增長態勢。
在吳曉彤看來,除了中報業績,近期穩定幣概念對證券板塊也有一定催化,國泰君安國際正式獲得香港證監會批準,將其現有證券牌照升級為可提供虛擬資產交易及相關意見服務的綜合牌照,成為首家獲此全方位虛擬資產交易服務資格的香港中資券商,驅動資金對券商、多元金融等細分板塊的追捧。建議后續重點關注中報業績以及穩定幣主題對券商板塊行情的催化。
“自2022年以來,銀行板塊走出了波瀾壯闊的牛市行情,在降息周期、估值修復等多重因素的刺激下,銀行板塊大漲。同期券商板塊卻時常出現震蕩行情。銀行與券商兩個板塊的行情比價或存在回歸的動力。銀行大漲的外溢影響,對券商板塊修復影響也較為積極。”一位市場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如是說。
低基數超10倍領跑
7月11日下午,多家證券公司發布的上半年“成績單”預告,國聯民生、華西證券凈利潤增速超10倍領跑,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華西證券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4.45億—5.75億元,同比增長1025.19%—1353.9%。
國聯民生預計2025年半年度凈利潤為11.29億元,同比增加人民幣10.41億元,增長1183%左右,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人民幣11.13億元,同比增加人民幣10.36億元,同比增長1345%左右。
多位專業人士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華西證券業績大增與去年同期基數小有密切關系,去年同期僅盈利3954.87萬元。上半年市場活躍,開戶數大幅增加,經紀業務確實趕上了好時候,小券商的上半年業績應該會有驚喜。
華西證券公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公司按照特色化、差異化的發展方向,持續完善業務組織體系和商業模式,加強經營管理,積極把握市場機遇,強化合規風險管控,有效提升資產質量,推動實現上半年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加。
國聯民生公告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以“協同賦能”和“內生增長”為主線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有序推進與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合工作,并將其納入財務報表合并范圍,公司證券投資、財富管理、投資銀行等業務條線實現顯著增長,同時由于上年同期比較基數較小,本期經營業績同比大幅提升。
延續高增長勢頭
作為首個披露半年報預告的券商,紅塔證券的成績已經足夠亮眼。7月9日晚間,紅塔證券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公司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6.51億元到6.9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2.02億元到2.47億元,同比增長45%到55%。
紅塔證券指出,上半年,公司持續推進自營投資業務的非方向化轉型,資產負債結構和內容不斷優化、資產質量繼續提升,從而實現公司業績同比增加
7月10日晚間,國盛金控正式披露旗下國盛證券2025年半年度未經審計財務報表(母公司單體),數據顯示,國盛證券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實現翻倍增長達到2.43億元,同比增長109.48%。
7月11日,財達證券在業績預告中表示,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3.63億—4.04億元,同比增長51%—68%。財達證券解釋稱,今年上半年公司證券經紀業務收入、承銷業務收入、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增加,實現經營業績穩步增長。
國信證券也于當晚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47.8億—55.3億元,同比增長52%—76%。上半年,公司各項主要業務發展良好,自營投資業務收入及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等主要業務收入相比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從而實現公司業績同比大幅增長。
此外,華林證券預告上半年業績大幅翻倍,上半年凈利潤為2.7億—3.5億元,同比增長118.98%—183.86%。
華林證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受益于市場回暖,上半年A股市場呈現震蕩上行態勢,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公司深化科技金融轉型戰略,有效助力線上業務拓展,驅動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大幅增加;同時,權益類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同比上升。
廣發證券報告分析指出,由于前期估值抬升以及行業政策變動,證券行業上半年表現顯著弱于市場。穩市舉措持續落實,推動各項業務回暖。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提升背景下增量資金入市仍具空間,帶動經紀、兩融、股衍等業務;公募新規開啟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新時代。同時,資本市場投融資端改革深化,投行業務底部回暖。投資為業績勝負手,杠桿及券商自營權益投資仍是分化點。
報告認為,依托“1+N”監管體系、類平準基金運行機制和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我國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不斷提升,投資者回報不斷彰顯,有望帶動增量資金接力入市,打開證券板塊業績和估值空間。
責任編輯:麻曉超 主編:夏申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