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的樓市版圖上,銀豐玖璽城曾是妥妥的 “頂流”。作為定位高端的樓盤,它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精致的建筑設計和宣傳中 “頂配” 的生活理念,一度成為無數購房者心中的夢想家園。項目規劃有 1328 套房源,建筑面積達 180 萬平米,占地 48.40 萬平米,還宣傳配備有高端會所、恒溫泳池、雙語幼兒園等配套設施,如此規模加之其高端定位,吸引著眾多懷揣高品質生活向往的人。不少人懷揣著對高品質生活的向往,掏空積蓄在這里安家,盼著能享受到與其價格相匹配的居住體驗。
可現實卻給了業主們一記響亮的耳光。如今的銀豐玖璽城,別說高端服務了,連最起碼的物業服務都顯得格外 “拉跨”。
小區核心生活設施故障頻發,物業處置卻嚴重滯后且無效。以燃氣費用為例,有業主家中使用燃氣熱水器,月度燃氣費用竟高達 2000 元,遠超正常水平。經燃氣公司專業人員檢測調試,明確認定系小區相關燃氣設備存在故障導致能耗異常飆升。然而,面對此確鑿證據,物業方面態度冷漠,遲遲未采取任何實質性維修或協調措施,致使業主長期承擔不合理的經濟負擔。
再看空調系統,近期青島遭遇持續高溫天氣,室外溫度直逼 40℃。業主家中所有空調設備即便設定至最低 17 度制冷模式,控制面板卻異常顯示 32 度高溫,實際體感溫度更高出顯示值 3 度以上,制冷功能完全失效。業主已累計 6 次向物業報修,但每次維修均流于形式,核心問題絲毫未解。在極端高溫熱浪下,業主的基本居住舒適度與身心健康遭受嚴重威脅。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小區物業費按每平方米 7.95 元的標準收取,此標準顯著超出青島市關于普通住宅物業服務收費的相關指導價與規定上限。業主就此重大疑問多次向物業提出質詢,均未獲得任何具有法律或政策依據的合理解釋。
值得一提的是,該樓盤在宣傳時著重強調的安保系統也存在不少漏洞。據業主反映,小區部分門禁經常處于失效狀態,外來人員隨意進出,單元樓的可視對講系統也時常出現故障,無法正常使用。有業主曾在深夜發現陌生人員在樓道內徘徊,向物業反映后,也只是得到 “會加強巡邏” 的口頭承諾,并未見到實際行動,這讓業主們的居住安全感大打折扣。
而曾經宣傳得天花亂墜的高端會所,如今也成了擺設。原本承諾 24 小時開放的健身區域,不僅健身器材數量遠少于宣傳時的數量,部分器材還存在損壞情況,長期無人維修;所謂的恒溫泳池,也因水質處理不當,多次出現水質渾濁的問題,開放時間更是一縮再縮,與當初的宣傳大相徑庭。
小區內本應作為業主基礎配套福利的游泳館,被物業違規設置為額外收費項目,向業主收取每年數千元的高額費用。收費標準制定過程不透明、依據不明,完全背離了配套設施的初衷。
這不禁讓人深思,為何高端樓盤會陷入如此尷尬的境地?其實,這背后折射出的是高端物業領域的一個通病:重營銷輕服務。很多開發商在賣房時把餅畫得極大,可一旦業主入住,物業服務就開始 “縮水”。畢竟,房子賣出去了,短期利益到手,長期的服務投入自然就沒了動力。就像某些網紅餐廳,開業時靠著精致裝修和噱頭爆紅,可菜品和服務跟不上,最終只能被消費者拋棄。
銀豐玖璽城的問題,更暴露出物業監管的漏洞。按理說,高端樓盤的物業監管應該更加嚴格,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監管的 “牙齒” 顯然不夠鋒利。對于違規搭建等行為,缺乏及時有效的制止和處罰措施,這才讓個別業主有恃無恐,也讓物業公司有了敷衍的空間。
業主們的遭遇也給其他購房者提了個醒:買房不能只看樓盤的 “面子”,更要考察物業的 “里子”。物業服務就像小區的 “管家”,管家不靠譜,再豪華的房子也住不舒心。而對于物業公司來說,想要長久發展,靠的不是前期的宣傳,而是日復一日的優質服務。畢竟,業主的口碑才是最好的 “廣告”。
希望銀豐玖璽城的物業問題能盡快得到解決,也希望這場風波能倒逼整個行業反思:高端樓盤的真正價值,從來都不只是昂貴的價格標簽,更是那份對業主生活的用心守護。
文:青島選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