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屆七次全會召開,審議通過了《關于推進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建設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決定》,為城市發展錨定新方向。
全會明確提出,要拓展內外循環市場空間,打造國際游客首選城市,優化入境游全周期服務,加密國際航線運營網絡。7月第一周,民航局與成都邊檢站同步公布的“期中成績單”——
今年上半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與雙流國際機場共運送旅客4350.36萬人次,同比增長約2.90%;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員突破300萬人次,同比增幅達11.2%,出入境航班超2.3萬架次,同比增長15.7%。
面對7月開啟的暑運,成都的“空中流量”又迎來新一輪增長高峰。航旅縱橫預測,暑運首月,入境成都的航班機票預訂量將超15萬張,同比增幅約21%;預計入境航班量將突破1800班次,同比增長11%。在國內游方面,今年7~8月,旅游目的地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一二線城市,國內航線前往成都的機票預訂量超過125萬張。
這組數據的背后,是成都作為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航空口岸“領頭羊”的地位——出入境人員與航班量均穩居中西部第一,充分彰顯出國際航空樞紐的強勁輻射力。
雙港齊飛:
航空樞紐筑牢開放基石
航空運輸數據的穩步攀升,絕非偶然。作為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明確的國際航空樞紐,成都近年來始終將航空網絡建設作為對外開放的“先手棋”。
在今年4月召開的成都國際航空樞紐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上,四川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明確提出,全年計劃新開、復航和加密國際及地區客貨運航線28條,以航線網絡的擴展織密對外開放的“空中走廊”。市場的嗅覺永遠敏銳,快速增長的客流量與清晰的發展藍圖,讓國內外航司紛紛將目光投向成都。
在國外航司的布局中,成都的戰略地位愈發凸顯。作為首家在成都開通正班航班的國外航司,韓亞航空今年3月31日率先邁出加密國際航線的步伐,復航成都至首爾航線并填補夜間飛行時段空白。其負責人坦言,“我們堅定看好成都在文旅融合與商務交流領域的巨大潛力,這是我們選擇加碼布局的核心原因。”
越捷航空在開通成都至胡志明市航線的基礎上,于7月1日新增河內直飛天府機場航線,每周4班的頻次讓成都與越南的兩大經濟中心實現“無縫連接”。該航司負責人認為,“胡志明市與河內都是東南亞重要的中轉樞紐,兩條航線的聯動將為兩地經濟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
國內航司同樣積極發力。春秋航空6月下旬復航成都至金邊、曼谷航線,為東南亞旅客來蓉“旅游熱”再添一把火;四川航空則在6月30日開通成都-伊斯坦布爾-雅典航線,成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直達雅典的航線,每周4班的密度讓中歐往來更加便捷。該航線開通后的兩天,川航又開通成都直飛塞舌爾的季節性包機航線,暑運首月計劃執飛5班,將印度洋上的“度假天堂”與中國的“天府之國”緊密相連。
這些航線的背后,是成都對全球旅游市場、商務資源的精準把握,也是其構建“立體式”對外開放格局的主動作為。
航線織密:
鏈接全球激發成都動力
一條條跨越山海的航線,是成都與世界對話的“空中橋梁”。今年以來,成都國際航線網絡的擴展速度令人矚目,不僅數量持續增加,覆蓋范圍也不斷延伸,從東亞到歐洲,從東南亞到中東,越來越多的城市被納入成都的“航空朋友圈”。
對入境的國外旅客而言,更便捷的交通意味著更深度的體驗——從巴黎直飛成都的游客,可在落地后兩小時漫步杜甫草堂,感受“窗含西嶺千秋雪”的詩意;從檳城飛來的商務人士,能借助高效的航線網絡,上午洽談合作,下午奔赴國內沿海城市考察市場。
對成都而言,航線既是“迎客來”的通道,更是“走出去”的跳板。例如,依托成都直飛馬德里的航線,四川的特色農產品、文創產品得以更快捷地進入歐洲市場,“蓉品出海”的步伐愈發穩健。
▲外國游客體驗夜游錦江項目
這種“引進來”與“走出去”的良性互動,正是成都文旅融合開放的生動寫照。當國外游客在錦里品嘗三大炮、在武侯祠探尋三國文化時,他們帶走的不僅是熊貓玩偶,更是對中國西部文化的深刻認知;當成都的藝術家通過直飛航線赴巴黎參展、企業家借助航班拓展海外市場時,這座城市的文化與經濟影響力也隨之擴散到全球。
隨著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等便利措施的落地,境外旅客在蓉的消費體驗不斷優化。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1日,從成都航空口岸入出境的外國人達79萬余人次,同比增幅高達58.5%。其中,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成為入境外籍旅客來源前三的國家,他們或為錦里的紅燈籠而來,或因西博城的商務會議而至,或為探親訪友的溫情而動。
值得關注的是,享受單免、互免及過境免簽政策入境的外國人達28.7萬余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2倍。政策的“磁吸效應”充分顯現,讓成都成為國際友人眼中的友好城市。
暑運升溫:
開放活力持續釋放
進入7月,暑運的大幕已然拉開,成都的國際“空中流量”迎來新一輪增長高峰。據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截至6月24日,成都躋身暑期熱門城市第五位,機票、酒店、景區門票預訂量同步攀升。航旅縱橫的預測則更為具體,暑運首月,入境成都的航班機票預訂量超15萬張,同比增幅約21%,預計入境航班量將突破1800班次,同比增長11%。
航旅縱橫行業發展部總經理趙楠分析認為:“今年暑期,成都的出行熱度遠超去年同期,學生流、探親流、商務流與旅游流四方疊加,為航空市場注入強勁動力。航司的運力加碼與航線加密,不僅保障了市場供應,更讓旅客有了更多元的選擇。”這種供需兩旺的態勢,折射出成都作為國際旅游目的地與區域交通樞紐的雙重魅力——既有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等世界級文旅IP吸引全球目光,又有完善的航空網絡支撐起高效便捷的出行體驗。
川航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川航‘熊貓之路’國際化戰略持續發力,已新增馬德里、雅典、塞舌爾等多個國際航點。接下來,川航將為中西部地區旅客提供更豐富、高效的出行方案,助力成都國際航空樞紐高質量發展。”
四川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成都將加快對外開放大通道建設,加快打造成都全方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持續提升人民美好航空出行體驗,更好助推四川實現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
未來,隨著天府機場二期工程的推進、更多國際航線的開通、智慧航空服務的深化,成都的國際航空樞紐功能將進一步增強。
但這座城市的追求不止于此——在“航線貫五洲”的基礎上,成都正著力讓國際游客“慢下來”,在寬窄巷子的茶座里品味蓋碗茶的醇厚,在蜀繡工坊中感受非遺技藝的精妙。這種“快交通”與“慢生活”的結合,正是成都文商體旅融合開放的獨特魅力。
紅星新聞記者 胡謙
編輯 陳怡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