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就在中國北邊,離得近,地也大,資源還多。可這么多年,中國既沒去控制,也沒去染指,連動手的念頭都沒有過。反倒是西方輿論,時不時興風作浪,說什么“中企蠶食土地”“中國人會接管遠東”。
聽著熱鬧,其實全是瞎嚷嚷。真相很簡單:這片地太冷、太窮、太難開發,就連俄羅斯自己都吃不消。中國不懂,是有遠見,也有分寸。
邊界清清楚楚,合作一馬平川。至于“想搶地”?咱不干那缺德事兒,也沒那興趣。西伯利亞,不是個能靠近就能吞的“香餑餑”。
這地方看著近,其實不好下嘴
中國離西伯利亞不遠,這地卻始終“守著邊,不動心”。不是沒人惦記,而是真不好下嘴。
西伯利亞那塊地,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占了俄羅斯國土的四分之三,聽著嚇人。但要真論起開發難度,那是一塊“望天田”,不是“香餑餑”。
這地方最“鬧心”的是氣候。根據俄媒公開數據,西伯利亞七成以上屬亞寒帶與寒帶,冬天能到零下五六十度,夏天只有兩三個月,植物還沒來得及伸個懶腰就被凍回去了。
最要命的是那層凍土,全年結冰,下面藏的是水,上面結的是霜,蓋房蓋路都得打樁打到幾米深。
蘇聯上世紀嘗試大規模開發,結果搞得又冷又窮。當年搞“五年計劃”的時候,把鋼鐵廠、兵工廠一個個往烏拉爾山后邊搬,還從烏克蘭、白俄羅斯調人“支援邊疆”。
幾十年過去了,俄羅斯統計局數據顯示,西伯利亞仍然是俄羅斯人口最少的地區之一,每平方公里不到3人。地太大,住的人太少,光靠“移民”撐不起來。
地凍三尺,資源雖多,現實卻骨感。俄羅斯在2010年前后搞過一次全國礦產資源普查,西伯利亞確實藏了不少煤、鐵、石油、天然氣。
可開采難度大,交通成本高,煉一噸鋼鐵的錢,比在歐洲貴三倍不止。俄官方在2022年西伯利亞開發報告中承認:現有技術下,全面開發極不經濟。
中國有沒有實力?當然有。但光有實力不行,中國也要算賬,也要平衡投資產出比。這種“高投入、低產出、高風險”的項目,別說控制,光是參與都得掂量半天。
所以西伯利亞這地方,不是中國不要,是地理、氣候、經濟三座大山橫在那兒,誰來都得發愁。連主人家俄羅斯都動彈不得,別人再強,也得給環境讓路。
地還沒種,人就喊打,輿論戰才是第一道關。
中企租塊地,輿論吵翻天
2015年,外貝加爾邊疆區租地事件,把中俄農業合作推上風口浪尖。中企以49年期租用了11.5萬公頃土地,這在中國看不過是一次商業合作,可在俄羅斯本土卻掀起了一場“抵制風暴”。
俄媒《生意人報》曾報道稱,這批租賃計劃原本用于大豆種植,由中方出資、俄方提供土地,收益共享,協議還明確規定,禁止破壞土地、禁止排放污染、禁止勞工剝削。可惜輿論不講協議。
俄羅斯媒體和部分政客將這次合作炒作為“蠶食主權”,不少人甚至聲稱:“中國人會把西伯利亞種成他們的后花園”。
俄羅斯民調機構VTsIOM當年一項調查顯示,超過50%的受訪民眾擔心中國“人口滲透”。
中方企業沒說話,俄羅斯專家站出來了。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伊萬·組延科表示:“這是俄方自愿招商引資項目,并不涉及任何政治主權問題。”
另一位專家維克多·盧金指出,俄羅斯遠東和西伯利亞開發率不足20%,若無中方參與,根本動不了。”
諷刺的是,推動這次租地項目的,正是俄羅斯聯邦農業部和外貝加爾邊疆區政府本身。他們在官方文件中寫得清清楚楚:吸引中國農業技術,是為了提高當地糧食自給能力,防止遠東因缺糧返貧。
外界吵,俄政府看,中俄兩國卻沒被這些雜音耽誤事兒。2020年以后,類似農業合作還在繼續,只是換了種方式。更多的技術合作、試驗田推廣、示范區建設,逐漸替代了過去“租地”的敏感模式。
這一輪輿論風波,給中方提了醒,也暴露出一些人內心的恐慌——怕的不是地被用,怕的是對方真用得起、種得下、賺得了。
西伯利亞的鍋蓋,中國從沒想掀,關系和邊界早就明明白白寫進合同里了。
別人的鍋蓋,中國心里有數
西伯利亞是俄羅斯的,但有人總盯著中國,覺得我們“是不是要動一動手腳”。這些話年年有人講,年年被打臉。中國從未試圖染指西伯利亞一寸土地,邊界清清楚楚寫在紙上。
早在2008年,中俄就通過《中俄邊界東段補充協定》,徹底解決了領土爭議。雙方聯合勘界,用GPS一點點校準,畫好線、立好碑、簽好字。從那之后,邊境線沒有爭執,只有合作。
合作在哪兒?在能源、交通、科技、農業上。中國向俄羅斯出口光伏、無人機,俄羅斯向中國穩定供油、供氣。中俄貿易額2022年已突破1900億美元,農業合作項目超200項。邊界清,賬也清。
關于“中國將接管西伯利亞”的傳言,中國駐俄大使張漢暉在2020年接受俄媒專訪時親自回應:完全是子虛烏有,毫無依據。
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也強調:“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高度穩定,領土主權從未動搖。”
俄羅斯人怕中國?不如說,他們怕自己開發不動,卻擋不住中國人用效率和技術搞出成果。怕得不是“入侵”,怕的是“對比”。
中方要的是互利,要的是市場、合作、機會。中國早就從戰略高度上,看得明明白白:邊界之外,尊重主權;邊界之內,歡迎共贏。
西伯利亞是俄羅斯的,中國要的不是它的地,是和它的未來一同奔跑的節奏感。
不是“近水樓臺”,而是“各安其岸”;合作越深,邊界越穩。西伯利亞不屬于我們,但我們知道怎么和它好好打交道。
參考資料:
西伯利亞平原資源那么多,為什么俄羅斯不開發?有心無力開發難度太大.趣歷史網.2021-04-24.
對推進中國當代俄羅斯問題研究的幾點思考.俄羅斯學刊.2011-07-04.
俄海軍又添新利器.中國軍網.2022-01-04.
俄羅斯對西西伯利亞和南西伯利亞部隊進行戰備檢查.中國新聞網.2016-10-19.
中企在俄租地,誰在炒作“中國威脅”?.新華網.2015-07-05.
西伯利亞農業發展現狀及趨勢.西伯利亞研究.2011-04-28.
“中國將接管西伯利亞和遠東”謠言在俄流傳,我大使回應.觀察者.2024-09-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