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學博大精深,且對中老年人健康有許多論述,可歸納出八條健康標準。
第一條:眼有神
中醫(yī)認為,眼睛是人體精氣匯集的地方,眼有神,是精氣旺盛和心、肝、腎功能良好的證明。所以,身體健康的中老年人,眼睛應該是明亮的。而有的老年人,由于中醫(yī)五臟的肝、腎衰弱,出現(xiàn)了耳聾眼花現(xiàn)象,甚至過早出現(xiàn)老年性白內障和青光眼。在此,教中老年人一套防治耳聾眼花的按摩術。
每天清晨醒來后,先在床上仰面躺著,兩手合攏,雙掌摩擦七七四十九遍,待手心發(fā)熱后便捂著眼睛上下揉四十九下,直到手涼為止。
然后坐起來用兩手的示指(俗稱食指)按耳屏四十九下,再用掌心捂住耳朵,中指按在腦后部,用示指壓住中指,再將示指滑下彈振后腦,自己聽到“嘭嘭”的聲音,連續(xù)彈四十九下。
如果有時間,可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四十九天為一個療程。這樣多次反復,長期堅持,能夠保護視力、聽力或緩解眼疲勞、耳鳴、聽力減退等癥狀。
第二條:聲息和
中醫(yī)認為,聲息和是正氣內存的表現(xiàn)。正氣充足,邪不可干,人體就不容易得病,所以身體健康的中老年人,聲音洪亮,呼吸均勻通暢。而有些中老年人正氣不足,聲音不亮,其中不少人是因為吸煙得了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等疾病,痰多、呼吸不暢。中醫(yī)還認為,“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痰隨氣機升降流向全身,可致疾病。所以,吸煙的中老年人,要堅決戒煙,同時加強肺活量的鍛煉。
一般的中老年人呼吸較淺,只用肺容量的1/6,而肺里還有5/6的氣體沒有交換出來,這些氣體是不流動的污濁之氣,對身體不利。絕大多數(shù)中老年人每分鐘要進行14~18次淺呼吸,經過一個時期的鍛煉,每分鐘可能只需要7~8次呼吸,假如鍛煉有素,每分鐘4~5次呼吸就可以了。健身氣功是鍛煉肺活量、增強肺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第三條:前門松
前門松指小便正常、暢通無阻。中醫(yī)認為,小便淋漓不暢多屬于“膀胱氣化不利”,表明泌尿系統(tǒng)或生殖系統(tǒng)功能受損。所以,身體健康的中老年人腎功能良好,膀胱功能正常,排尿通暢,尿量每天為1000~1500毫升,每天5~6次,每次200~250毫升,尿色清亮。
老年男性前列腺不肥大,大多數(shù)仍可保持生殖力。而身體不太健康的老年人由于尿道發(fā)炎或前列腺增生(即前列腺良性肥大)壓迫尿道,產生梗阻或充血、水腫,引起排尿困難,出現(xiàn)尿頻、尿急、尿少、尿無力、射程不遠,尿流變細、滴滴答答、淋漓不暢,以及尿褲子、尿床等。如果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或多于2500毫升,說明腎功能不正常或腎臟有疾病。出現(xiàn)血尿,說明泌尿系統(tǒng)某器官發(fā)炎,毛細血管破裂,甚至是結石或腫瘤,應引起高度警惕,立即診治。
第四條:后門緊
后門緊指肛門括約肌緊張度良好,排便正常。中醫(yī)認為,老年人因脾腎虛導致中氣下陷(指脾胃之氣),可發(fā)生五更瀉、便秘或大便失禁。所以,身體健康的中老年人排便通暢,一般每天1~3次或隔天1次,每天大便量在250克左右,大便呈淡黃色,說明消化功能好,肛門和腸道沒有疾病。假如排便3天以上1次或每天3次以上,或每次大便量甚少,是為異常。若有血便、黑便,應及時到醫(yī)院診治。老年人由于中氣下陷,還可發(fā)生臟器下垂,如肛門脫垂、子宮脫垂等。
中老年人要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最好每天1次,早晨起來按時排便。大便在結腸內停留的時間越長,身體對其中的有害物質就會吸收得越多,不僅對全身器官/組織有不良作用,還會刺激直腸和結腸,容易導致炎癥,甚至腸癌。
若大便干燥,宜多食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如紅薯、芹菜、韭菜、粗糧、全麥、蕎麥,尤其是食用菌類,膳食纖維含量最高,其中香菇39.8%、金針菇27.6%、銀耳37%、猴頭菇54.5%、黑木耳35.4%。中老年人每日應該補充25~30克纖維素,并佐食蜂蜜、水果。
第五條:形不豐
中老年人不應肥胖,應始終保持標準體重。經調查,我國百歲以上老年人,無一例肥胖者。老年人肥胖不僅容易氣喘吁吁、行動不便,且易引起“肥胖綜合征”,即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癥和膽囊炎、膽石癥等。
過分肥胖必然影響壽命,科學研究表明,如果超過標準體重10千克,壽命縮短13%;超過標準體重20千克,壽命縮短25%;超過標準體重30千克,壽命縮短42%。
要保持標準體重,一是人體攝入和消耗的熱量一定要達到平衡,一天消耗多少熱量要心中有數(shù),計算好再吃;二是堅持運動。這兩條,對胖人變瘦和瘦人增重都比較適用。有些肥胖的中老年人,盲目采取過度節(jié)食的辦法減輕體重,以致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應引起注意。
第六條:牙齒堅
牙齒保留多且堅固者衰老慢。中醫(yī)認為,“齒為骨之余”“腎主骨生髓”,腎精充足,則牙齒堅固,自然多壽。
和其他器官一樣,老年人的口腔也會出現(xiàn)衰老現(xiàn)象。由于牙槽骨吸收、牙齦萎縮、牙齒外露、牙周支持組織抵抗力下降,加之我國中老年人多數(shù)不懂得如何鍛煉和保護牙齒,所以牙齒嚴重磨損、齲齒、牙周疾病及牙齒松動、脫落等都是我國中老年人易發(fā)的口腔疾病。那么,如何防治中老年性牙病呢?
①飯后、睡前刷牙是保護牙齒最有效的方法,同時要學會使用牙線、牙縫刷,可以購買沖牙器。
②鍛煉牙齒,每天要叩齒。具體辦法是兩手分別放到臉的兩邊,兩手中指按住太陽穴,兩手拇指托住下頜,上下牙輕輕碰撞,手指稍稍協(xié)助,連叩數(shù)十次。
③保護牙齒。人老了,即使注意牙齒的保護和鍛煉,也會出毛病,如填補過的齲齒充填物會脫落,好牙會損壞,牙根、牙床會發(fā)炎,一旦發(fā)現(xiàn),就要到醫(yī)院去診治。牙齒發(fā)炎期間,刷牙時在炎癥部位一定要輕輕刷凈,可咨詢醫(yī)生使用具有殺菌消炎功效的漱口水。
第七條:腰腿靈
中醫(yī)認為,老年人腰腿靈活,說明中醫(yī)五臟中的肝、脾、腎尚實。因為肝主筋、脾主肌肉、腎主骨,肝好筋強,脾好肉豐,腎好骨硬。
我國有的中老年人年齡并不大,卻渾身是病,久坐不動,過早出現(xiàn)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易發(fā)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還有對中老年人威脅較大的骨質疏松。建議中老年人多活動身體,補充鈣質,強健身體。
第八條:脈形小
血壓不高、心律正常、動脈血管硬化程度低,脈形就小。中醫(yī)認為,老年人多因腎水虧虛、肝陽偏亢而脈粗大且強。
長壽的老年人之所以身體健康,就是因為心臟功能好,血壓、脈搏正常,血管硬化程度低,脈形小。而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中老年人都有程度不同的血管硬化,且不少人有動脈硬化的早期癥狀,如經常頭暈、頭痛、失眠、健忘、易沖動、手指輕微震顫(腦動脈硬化的典型癥狀之一)、蟻行感(尤以四肢末端明顯),以及耳折癥(健康人的耳垂平整、光滑,動脈硬化者的耳垂大都出現(xiàn)一條斜形的皺紋)。一旦出現(xiàn)上述癥狀,應及早就醫(yī)。確診為動脈硬化后,應積極治療。
心腦血管疾病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對健康和生命威脅極大,中老年人乃至青年人都要像汽車司機保護發(fā)動機一樣,保護心腦血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