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劉志遠 每經編輯:楊夏
違反建設項目驗收制度、超標排放水污染物,正邦科技(SZ002157,股價2.82元,市值260.85億元)控股公司被罰約100萬元;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以及項目配套環保設施未經驗收即投入生產,恩捷股份(SZ002812,股價28.56元,市值276.89億元)控股公司收到67.2萬元罰單……
2025年7月第一周至第二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環境保護與信披責任亮起了紅燈?且看A股綠色周報第206期。
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領域知名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個省份、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數萬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信息數據,發布“A股綠色周報”,旨在借助環境數據庫及專業解析、傳播能力,讓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經營活動中的環境信息更加陽光透明。
根據A股綠色周報7月第一周至第二周收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11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
正邦科技控股企業被罰
在企業管理能力、財務狀況、行業競爭等因素之外,環境風險日漸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經營風險之一。環境風險關乎企業發展,也關乎企業形象。
本期A股綠色周報數據顯示,生態環境領域違法違規等風險信息共關聯到11家上市公司。其中,6家屬于國資控制的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11家上市公司背后有87.04萬戶的股東,投資標的登上環境風險榜,可能使他們面臨投資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正邦科技控股公司來賓正邦畜牧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來賓正邦)因違反建設項目驗收制度和超標排放水污染物,被來賓市生態環境局罰款100.0371萬元。
來賓市興賓區人民政府官網信息顯示,2022年5月30日,來賓市生態環境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來興環罰字[2022]6號),對來賓正邦違反建設項目驗收制度的違法行為和利用滲坑超標排放水污染物的違法行為,合計處罰人民幣142.9102萬元。2022年10月14日,來賓正邦向興賓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2022年12月20日,來賓正邦與來賓市生態環境局均同意調解,并經雙方協商達成以下協議:一是原行政處罰金額降低30%執行,即最終行政罰款約100.0371萬元;二是來賓正邦對該行政罰款分期繳納。根據《和解協議》要求,來賓正邦應于2025年5月30日前繳納完所有罰款。現繳款期限已經屆滿,但來賓正邦未履行處罰決定。
7月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正邦科技公開電子信箱發送采訪函。7月10日,記者致電正邦科技公開電話,接線人員表示,需要去核實情況,并將查看采訪函。截至發稿,記者未獲進一步回應。
此外,銅仁市生態環境局官網發布文號為“銅環罰字[2025]16號”的處罰書顯示,紅星發展(SH600367,股價15.38元,市值52.47億元)全資子公司貴州紅星發展大龍錳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龍錳業)因2021年8月25日到2023年8月25日,在貴州省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平臺共計修約289條在線監控數據,其中26條在線監控修約原因屬于生產設備、污染防治設施故障,上述修約行為不符合相關規定受到處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條第三項,大龍錳業被銅仁市生態環境局罰款47.6萬元。
7月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紅星發展公開電子信箱發送采訪函。7月10日,記者致電紅星發展公開電話,接線人員表示,將在年度報告中披露該處罰詳情。針對處罰的情況,該接線人員表示:第一,處罰中的行為對環境影響不大,環境損害賠償約16萬元,大龍錳業第一時間將賠償上交到相關環境部門;第二,大龍錳業對該處罰中的相關人員進行了整頓;第三,大龍錳業對相關操作的規定、流程和具體要求等,進行了重新梳理以及完善。對于記者進一步采訪的要求,該接線人員表示需要請示領導。而截至發稿,記者未獲進一步回應。
恩捷股份控股公司挨罰
本期A股綠色周報數據顯示,恩捷股份控股公司無錫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錫恩捷)因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且項目配套環保設施未經驗收即投入生產,被無錫市生態環境局罰款67.2萬元。
無錫市生態環境局官網發布文號為“錫環罰決[2025]21號”的處罰書顯示,無錫恩捷兩個排氣筒(FQ-2、FQ-11)排放的二氯甲烷濃度分別為42.4毫克/立方米和1900毫克/立方米,均超過排污許可證規定的許可排放限值(20毫克/立方米)。二氯甲烷屬于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也是重點管控新污染物。無錫恩捷二期擴建項目于2020年3月26日取得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安全環保局的環評批復,于2024年5月全部建成后滿負荷生產。該二期擴建項目因FQ-11在線監控數據不穩定和經常超標等問題,其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一直未通過環境保護竣工驗收。依據《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一項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無錫恩捷被無錫市生態環境局罰款67.2萬元。
7月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恩捷股份公開電子信箱發送采訪函。7月11日,恩捷股份回復記者表示,目前,無錫恩捷對廢氣治理設施進行了全面排查,并在無錫市生態環境局和無錫市錫山生態環境局的幫扶下完成整改,目前兩次復查均達標。此外,為了實現廢氣排放的持續穩定達標,無錫恩捷聯合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集團股份公司等專業機構,共同研究初步制定了廢氣處理設施系統升級方案。為確保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無錫恩捷將組織環保領域相關專家進行專項評估后確定最終方案,并對廢氣處理設施進行改造提升。本次無錫恩捷受到的行政處罰未達到上市公司監管規則要求的“重大性”標準,故恩捷股份不需要針對本次處罰履行臨時公告義務,但恩捷股份將按照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定期報告披露要求在恩捷股份2025年半年度報告及年度報告中對相關情況進行披露。
此外,信用中國收錄文號為“市環罰[2025]11015號”的處罰書顯示,建投能源(SZ000600,股價7.62元,市值137.87億元)控股公司冀建投壽陽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因項目未建立處置管理臺賬;粉煤灰排放去向不符合排污許可證規定;未按環評相關要求建設雨污分流系統;填埋作業和物料運輸作業未同時采取揚塵污染防治措施,依據《排污許可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相關規定,被晉中市生態環境局罰款62.4萬元。
7月9日,記者通過建投能源公開電子信箱發送采訪函。7月10日,記者致電建投能源公開電話,接線人員表示,需要去了解該處罰詳情,并將查收采訪函。截至發稿,記者未獲進一步回應。
近年來,隨著ESG(環境、社會責任及管治)投資理念逐步升溫,投資者越來越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市公司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的環境責任也應受到重視,因此直接或間接參股企業環境數據被納入A股綠色報告項目數據庫。
需要說明的是,環境信息數據的公開均有賴于環境監管信息公開水平的不斷提升。從2008年《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到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章專章確立“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從制度建設上得到保障。
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公開環境信息、完善公眾參與程序,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提供便利。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及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編寫的《2018~2019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PITI)報告》也指出,環境信息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逐漸成為政府和社會公認的原則。(實習生陳佳赫、李嘉怡對本文亦有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