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梁艷燕 通訊員 鄭魯豪 呂浩 刑賽楠 7月13日,來自廣東各地的300多名身穿迷彩服的少年,齊聚廣州市黃埔區(qū)長洲島,參與“守護號國防科技少年營”2025首營,該營地活動由廣東省國防教育學會與守護號迷彩營地聯(lián)合打造。 從莊嚴的升旗儀式到硬核的裝備展示,從稚嫩卻堅定的宣誓到意義非凡的授旗合影,60分鐘的入營儀式以軍事禮儀、國防裝備與科技元素的融合,巧妙實現(xiàn)“從沉浸體驗到精神共鳴”的教育傳導。
“國防底蘊+科技賦能+未來學習”多元化定位
據了解,參加首營活動的300多名6至14歲學員來自全省各地。其中超70%來自廣州、深圳、佛山等大灣區(qū)城市,也有不少家庭專程從粵東、粵西地區(qū)聞名趕來。“聽說能學習親手操控無人機和機器狗,體驗坦克裝甲乘騎和模擬射擊,孩子盼了一個多月。”來自潮州的家長陳女士道出心聲,選擇這里不僅因為課程豐富,更看重教育基地規(guī)范的營房管理和健康透明的食材溯源,讓家長們倍感安心和放心。
“這不是一次普通的夏令營,而是一場讓孩子觸摸國防溫度、感知科技力量的成長之旅。”國防教育學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本年度的首期夏令營,從籌備之初就聚焦“國防底蘊+科技賦能+未來學習”的多元化定位,力求讓每個孩子在實踐中理解“科技強軍,少年擔當”的深意。
“硬核裝備+靈動科技”組合
隨著教官的一聲落下,12響彩煙迫擊炮驟然鳴響,聲波掠過珠江江面,驚起水鳥陣陣。廣州應用科技學院國旗護衛(wèi)隊邁著矯健的正步護送國旗入場,隨著《義勇軍進行曲》響起,全體少年舉起右手行少先隊禮,教官們行軍禮,嘉賓與工作人員行注目禮,眾人注視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江風拂過少年們的迷彩服,更顯身姿挺拔。
隨后,反恐戰(zhàn)術小組的高空索降引爆全場,機器狗與戰(zhàn)術小組的配合展現(xiàn)人工智能在國防領域的應用;99主戰(zhàn)坦克與19式8輪步戰(zhàn)車入場,鳴笛與彩炮射擊同步上演掀起高潮;兩架 SU27 航模拖彩煙掠過,兩架F3P航模空中特技低空通場,掌聲歡呼聲不斷——“硬核裝備+靈動科技”的組合,正是營地課程體系的生動預演。
廣東省國防教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光軍在開營儀式上寄語:“看著孩子們穿迷彩的精氣神,真讓人振奮。天上的無人機、地上的坦克,不只是好看,更藏著做人的理——得有方向、有本事、有韌勁。也請教官、老師和工作人員把孩子當自家娃照看,教本事也暖人心。大家心齊了,就沒有壘不起的長城,這才是對‘守護’最好的回答!”
首期課程特別呼應教育部新增的 “未來專業(yè)”導向
總教官帶領全體少年莊嚴宣誓,稚嫩卻堅定的誓詞穿透江畔,孩子們在集體誓言中汲取國防力量。
授旗環(huán)節(jié)高潮迭起,隊旗揮動時少年們匯成翻涌的迷彩海洋,“科技鑄盾·少年衛(wèi)國”的橫幅展開,成為長洲島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儀式全程醫(yī)護人員在崗待命,1:5的師生配比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細致照護,這種“嚴保障、全陪同”的模式,讓家長們通過專屬平臺關注孩子動態(tài)時更添一份踏實。
“傳統(tǒng)軍事營曬黑的是皮膚,這里要照亮的是孩子的視野。”教育基地課程研發(fā)專家介紹,首期課程特別呼應教育部新增的 “未來專業(yè)”導向,無人機編程、AI戰(zhàn)術推演等內容,與航空航天工程、智能裝備等前沿學科高度銜接,通過體驗式學習和相制學習,讓孩子在解決問題中主動思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