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是網絡大V,同時也是一個眾所周知的超級俄粉。俄烏戰爭三年多以來,胡錫進對俄羅斯一向是贊賞有加,有些言論甚至用跪舔來形容都不為過。
但現在不一樣了,胡錫進很罕見地唱起了“大國悲歌”,承認“俄羅斯科技和經濟都落后了”,“俄羅斯的確來到舊俄國崛起之后最孱弱的時期”“‘庫茲涅佐夫’號的悲劇命運是俄羅斯國家命運的縮影”。
雖然胡錫進一向見風使舵,騎墻變臉,但這樣公開唱衰俄羅斯,還是令很多人吃驚。這是一個什么信號?胡錫進是不是聽到了什么風聲?
呵呵,其實也沒啥。無非就是墻倒眾人推罷了。我們來看看這段時間,國際上發生了什么?
一、今非昔比,小國也來“羞辱”俄羅斯
阿塞拜疆和俄羅斯翻臉了。
事情是這樣的:2025年6月27日,俄羅斯特警抓了一些人,有說是幾個,有說是幾十個。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說這些人是“俄羅斯公民,原籍阿塞拜疆”。有兄弟倆在這次抓捕行動中死了,一個名叫齊亞丁·薩法羅夫,另一個名叫侯賽因·薩法羅夫。
葉卡捷琳堡的抓捕激怒了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隨后,阿塞拜疆展開迅猛而強硬的報復。6月30日,阿塞拜疆執法機構突擊檢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駐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分社的辦公室,抓捕了幾名俄方記者,聲稱他們為“間諜”。
7月1日,阿塞拜疆的報復行動再次升級。執法部門在巴庫街頭又抓捕了22名俄羅斯人,指控他們涉嫌走私犯罪。阿塞拜疆總檢察院同時宣布,已就俄執法人員在葉卡捷琳堡對阿塞拜疆公民實施的酷刑和殘暴殺害行為啟動刑事調查。
俄羅斯人在阿塞拜疆被打得鮮血淋漓,被反剪雙臂抓捕和押送的視頻和照片,迅速傳播開,成為對俄羅斯國家形象的公開羞辱。
一個人口只有1000萬的南高加索小國,竟敢如此公開羞辱俄羅斯,這在俄烏戰爭發生以前簡直無法想象。
二、核心盟友倒戈北約,俄羅斯后院起火
6月30日,俄羅斯曾經的鐵桿盟友亞美尼亞再次缺席了在吉爾吉斯斯坦舉行的集安組織外長會議。不但外長沒來,連中低層官員都缺席,連象征性的面子都不給。
這讓拉夫羅夫很生氣,批評亞美尼亞“自毀長城”。俄羅斯克宮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也很生氣,聲稱亞美尼亞如果一意孤行,將重蹈烏克蘭的覆轍。
對俄羅斯的警告,亞美尼亞置若罔聞,反倒是加快了與西方合作的步伐。亞美尼亞不僅頻繁與歐盟簽署多個戰略協議,還試圖與阿塞拜疆和解。要知道,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是死敵,多年來打的不可開交。如今,這一對死敵因為要“遠離”俄羅斯,竟然要握手言和了。
亞美尼亞的地理位置對俄羅斯有多重要呢?亞美尼亞地處高加索南部,夾在土耳其、格魯吉亞、伊朗、阿塞拜疆之間,戰略位置極為關鍵,是黑海到里海、俄羅斯到中東的必經之地。誰要是在這兒插上一腳,等于把手伸到俄羅斯的腰眼。
如今,亞美尼亞的“反水”意味著什么?就不用我再多說了。
三、黑色幽默:俄羅斯向老撻借兵
網上有消息稱,老撾準備派遣50名工兵,以“人道主義合作”名義前往俄羅斯的庫爾斯克地區,主要任務是幫助清理戰爭遺留的地雷。
這是一個荒誕得幾乎有點黑色幽默的消息。
來看看老撾這個國家的整體實力,全國軍隊湊到一起,也不到六萬人,一年的軍費也就一億美金。指望這樣一支力量去影響俄烏戰爭的走向,無異于天方夜譚。
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謝看不到村。在打了三年多的戰爭以后,俄羅斯,這個號稱全球第二的軍事強國,居然淪落到需要找老撾幫忙了?
四、烏克蘭經濟正在恢復,梅茨給俄羅斯畫了一條線
7月10日,烏克蘭重建大會在羅馬舉行,有30多個國家和500多家公司代表參加。意大利外長塔亞尼表示,通過大會向外界傳遞一個重要的信息:“基輔并非孤軍奮戰。”
這次會議,有兩個值得注意的地方:
一是,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尤利婭·斯維里登科在本次會議上宣布,烏克蘭2024年的GDP已經達到了戰前水平的96%,“盡管烏克蘭人每晚都在遭受敵人的襲擊,但仍有110多家新工廠和企業開始運營”。尤利婭·斯維里登科承認,這一成果得益于國際合作伙伴的貸款支持。
戰爭打拼的不僅是軍事實力,還有經濟實力。在盟友的幫助下,烏克蘭的經濟正在恢復,這是烏克蘭的抵抗能堅持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是,德國總理梅茨在會上公開表示俄羅斯應該向烏克蘭賠償約5000億歐元,“我們估計,俄羅斯給烏克蘭造成的物質損失大約為5000億歐元。俄羅斯必須對此進行賠償。在賠償完成之前,俄羅斯不能也不會獲得其被凍結的資產。我還想補充一點:凍結措施將繼續維持下去。”
梅茨宣稱結束這場戰爭的外交手段“已基本用盡”,并且在會上公開向普京和特朗普喊話:“總而言之,我有兩條信息。一條是給莫斯科和普京的。這條信息很簡單:我們不會放棄。另一條是給華盛頓和特朗普總統的:請與我們站在一起,與歐洲人站在一起,我們尋求的是世界穩定的政治秩序,請和我們站在一起,站在我們共同歷史的這一邊。”
梅茨一直在積極游說特朗普,告訴特朗普,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并不是因為烏克蘭想加入北約,而是因為烏克蘭還不是北約成員國。
德國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它的經濟實力,僅次于美國和中國,領先于日本,也比英法都要強。
梅茨在就任德國總理后,德國開始發揮歐洲領導者的作用,更加堅定地支持烏克蘭。梅茨這次在會上要求俄羅斯應該向烏克蘭賠償,表明歐洲在俄烏停戰上的意見已經趨于一致。
五、特朗普轉變態度,局勢朝著對烏克蘭有利的方向轉變
特朗普的態度轉變來的太快,有點出乎意料。
7月7日,特朗普表示,將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
7月8日,特朗普批準向烏克蘭運送更多防御性武器。
7月10日,特朗普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說,美國已經與北約達成協議,將向北約運送援助烏克蘭的武器。這些武器的費用,由北約全額支付。
7月11日,烏克蘭外交部發言人格奧爾基·季希表示,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已恢復。季希當天對媒體說,烏克蘭感謝美方釋放的關于繼續并可能加強對烏國防支持的信號。烏美雙方團隊正在研究軍援交付的技術細節。
特朗普還表示,“對俄羅斯感到失望”,并將于14日發表有關俄羅斯的“重大聲明”。這個重大聲明,很可能會是宣布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
此外,還有媒體報道稱,特朗普正準備為烏克蘭提供價值3億美元的軍事援助,這筆軍援不需要國會批準,而是動用“總統提款授權”(PDA)的資金。
這是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后,向烏克蘭提供的第一批免費軍事援助,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和可供“海馬斯”以及M270發射的227毫米口徑衛星制導火箭彈。
如果報道屬實,這意味著特朗普也愿意向烏克蘭提供進攻性武器。
美國在全世界的影響力依然是獨一無二的。美國的態度對俄烏戰爭的影響,依然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雖然不知道多變的特朗普在接下來還會發生哪些變化,但至少從當前來看,局勢朝著對烏克蘭有利的方向轉變。
總結:戰爭還沒有結束,但俄羅斯的衰落清晰可見。雖然中文網絡上仍然有大量“普京怒了,后果很嚴重”“俄羅斯動手了,北約慌了”之類的文章,但是,全世界都看到了俄羅斯的孱弱。
作為一個支持烏克蘭的人,我愿意看到局勢朝著對烏克蘭有利的方向轉變,但我更愿意看到的是,戰爭早日結束。戰場上每天都在死人,他們大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孩子。這場戰爭給烏克蘭人民帶去了太多的傷害。
愿戰爭早日結束,愿烏克蘭早日贏來公正的和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