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糧食作物,“五谷雜糧”中的“五谷之長”就是指稷,也就是小米,“社稷”一詞后來成為國家的代稱。那么,上過天的小米與土地上的傳統小米有啥不一樣?7月11日下午,記者跟隨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萬千氣象看陜西”主題采訪團來到了榆林市米脂縣,在這里找到了太空育種的小米。
為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開展種源“卡脖子”核心技術攻關,米脂縣與陜西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啟動了米脂小米航天育種項目。2020年5月,“米谷1號”“米谷2號”搭乘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歷經3天的太空遨游,于5月8日成功返回陸地。
2020年6~10月,技術部門在米脂縣印斗鎮常坪村建立試驗基地,全面開展了航天育種第一代地面選育試驗研究工作,并從中獲得了一些對谷子產量和品質產生重要影響的罕見突變材料。2021年,米脂小米又陸續在當地和海南繼續開展航天育種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地面選育工作。至此,育種工作在米脂全面落地,翻開米脂小米航天育種新篇章。
通過對獲得遺傳性狀穩定的優良突變系進行品系鑒定,最終選育出中矮稈的優質谷子新品種——“米谷”系列。示范種植期間,該小米品種與以往品種相比產量更高,正常年份產量提高了100斤左右,雨水充沛的年份甚至能增產300斤左右,此外還抗病、抗倒伏,產出的小米蛋白質含量更高,其他微量元素含量也更高了。
來源:起點新聞客戶端
編輯 劉雅嬌 校對 謝婷 責編 李治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