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財鯨眼」,做復雜市場的清醒者!
- . -
引言:
“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的一張380萬元罰單,讓杭州銀行上海分行的合規問題再次浮出水面,而這只是該行諸多挑戰的一個縮影。”
本文為財鯨眼原創
作者:殷清
編輯:小凡
微信公眾號:caijingyan
一張380萬罰單,揪出7處違規,7個管事的也受了罰
7月4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給杭州銀行上海分行開了張 380 萬元的罰單。這張罰單可不簡單,直接指出該行在 7 個關鍵業務上沒按規矩來,像流動資金貸款貸前調查、個人貸款管理、票據貼現業務這些,都被認定是 “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
圖片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官網
罰單下來的同時,7 名涉事的高管也沒跑掉。當時的上海分行小微金融發展三部總經理助理楊凱、小微金融發展四部總經理助理夏青青,還有上海北新涇支行行長劉洋,因為個人貸款管理違規被警告;上海分行公司金融發展一部總經理王海萍,因經營性物業貸款管理違規,被警告還罰了 5 萬元;上海長寧區域業務發展部總經理張竺華,因流動資金貸款貸前調查違規,同樣是警告加 5 萬元罰款;上海虹口支行行長沈旭初因信用證業務違規,上海分行交易銀行部總經理盧軼琛因票據貼現業務違規,也都是警告加 5 萬元罰款。
合規這事,杭州銀行好像總出岔子
說起來,這也不是杭州銀行頭一回因為合規問題挨罰了。就說 2024 年吧,杭州銀行和它旗下的分支機構、子公司,罰單就沒斷過,加起來罰沒的錢超過 1200 萬元。
這些違規的事兒涉及面還挺廣,從總行的理財資金用得不對、投資同業理財產品時風險計量不認真,到分行的流動資金貸款用錯地方、外匯管理出問題,再到子公司杭銀理財的產品運作違規,差不多全鏈條都有問題。
管理層也不安穩,前行長干了兩年多突然就走了
除了合規上的麻煩,杭州銀行的管理層也有點動蕩。2024 年 4 月,當時的行長虞利明突然就離職了,這事兒還引起了不少議論。要知道,虞利明在杭州銀行才待了兩年零三個月,而且銀行發的公告里只說他是 “個人原因” 辭職,連往常那種感謝的話都沒提。
管理層這么突然一變,對銀行內部管理肯定有影響。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可能會受干擾,本來定好的業務節奏說不定也得打亂,員工們可能也會因為不知道以后咋發展而心里沒底。對投資者來說,這無疑也增加了投資風險,讓他們對銀行以后的發展沒那么有信心了。
資產質量讓人捏把汗,不良貸款和資本充足率吃緊
再看看資產質量,杭州銀行的情況也不太樂觀。2024 年年報里的數據顯示,房地產業的不良率漲到了 6.65%,比之前高了 0.29 個百分點,而且這部分不良貸款在全行公司類不良貸款里占了一半還多,成了對公資產質量的大拖累。現在房地產市場一直在調整,杭州銀行之前在這領域放出去的不少貸款,很可能收不回來,畢竟有些房企資金鏈緊張,項目停了甚至爛尾了。
圖片來源:杭州銀行2024年年報
個人貸款這邊情況也不好,不良率比之前高了 0.18 個百分點,到了 0.77%。旗下的杭銀消費金融,線上業務問題也不少,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它的投訴有三千多條,大多是說利息太高、催收太兇。
圖片來源:杭州銀行2024年年報
資本充足率方面,到2025年一季度末,杭州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是9.01%,雖說比2024年末的8.85%高了點,但跟同期商業銀行10.70%的行業均值比,還差得遠,在A股上市的城商行里也排在后面。
圖片來源:杭州銀行2025年一季報
(提醒:內容來自杭州銀行公告、監管部門官網、證券之星。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尾聲:
“ 杭州銀行現在遇到的這些內憂外患,既是難題也是改進的機會,要是能在合規管理、管理層穩定、資產質量這些方面好好調整,說不定能在競爭激烈的金融市場里找到新的出路。”
關注「財鯨眼」,做復雜市場的清醒者!
聲明:關于內容準確性的補充說明
內容核實承諾:「財鯨眼」致力于提供客觀、準確的內容,但不排除因信息更新滯后、數據來源差異或理解偏差導致內容存在瑕疵。
讀者反饋通道:若您發現文章中存在數據錯誤、事實性偏差或邏輯爭議,可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及時調整:
1、郵箱:caijingyan66@163.com 郵件中注明修改內容。
2、后臺留言:請在文章底部點擊“發私信”并提供具體指正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