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兩年的國內市場,比亞迪似乎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或者說,在我們看來,比亞迪就像當初的特斯拉一樣,起到了鯰魚效應。正是因為比亞迪全力梭哈新能源汽車,并且在銷量上做到了國內市場乃至全球市場第一,才推動了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不斷降低產品門檻,推動產品和技術持續迭代,并且間接結束了合資品牌和進口品牌在國內市場偷工減料還作威作福的日子……
但是大家都知道,比亞迪每一次推出一次新技術和或者新產品,在行業內部引發的反應,基本上都是“邊罵邊跟”,因為比亞迪的產品和技術邏輯是提前發布一代、量產一代、預研一代。所以比亞迪的技術和產品迭代,節奏是比較快的,有時候一些技術和產品突然發布,很多廠商還在對標比亞迪上一代的產品和技術,結果新的東西又出來了,相當于又要對標新的產品和技術了,就這么被比亞迪牽著鼻子走,能不罵么?
但是不跟又不行,因為不跟,自己的產品和技術就落后了,消費者更不買賬了,所以比亞迪就成為了行業公敵一般的存在,有些車企想壓著技術不發,或者還執著于燃油車,自然對比亞迪恨得牙癢癢。
不過有些東西,比亞迪的相對技術和產品出來之后,很多廠商卻完全跟不起了,從2025年開年至今,有兩個技術或者服務的出現,業界如深夜般寂靜,完全沒有反應。
第一個就是兆瓦閃充,今年3月前后,比亞迪就發布了兆瓦閃充,也就是1000kW的超級快充,并且旋即上市了漢L EV和唐L EV兩款支持兆瓦閃充的車型,頂配都沒有超過30萬元,車樁配合情況下,5分鐘補能400公里,一般的快充樁,車輛也能把樁端功率給榨干,表現非常強勢。
但是兆瓦閃充發布后,行業內幾乎沒有跟進的,只有一個品牌發了一個自己可以實現1.2兆瓦充電的海豹(參數丨圖片)后,就再也沒有后文了,比亞迪兆瓦閃充,還是依然是無敵的寂寞。很多人只能抨擊比亞迪兆瓦閃充站太少了,結果比亞迪就宣布和新電途、小桔充電等合作建設兆瓦閃充站,連同自建站,總數將超過20000座!
而兆瓦閃充沒人跟的原因也很簡單,很多廠商沒有那個技術,如果那些電池供應商不做相關的技術研發,那么兆瓦級別的充電就和它們沒有關系,因為比亞迪自己就是個電池廠!所以具備電池、整車、樁端的系統能力,看起來好像也沒啥大不了,但是對于很多廠商來說,就是跨越不了的鴻溝。
第二個自然就是剛剛比亞迪發布的,將對國內的天神之眼車型的智能泊車場景進行安全和損失兜底,也就是說超過100萬輛帶智能泊車的天神之眼A/B/C車型,一旦在智能泊車場景發生事故,那么車主可以不用報保險,直接打給比亞迪售后就可以,它們負責賠付。我們不知道比亞迪此舉是出于怎樣的目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此舉將大大提升人們使用智能泊車的信心。
當然,比亞迪也不是大筆一揮,想一出是一出,在推出兜底承諾的同時,比亞迪宣布對百萬輛天神之眼車型進行最大規模的OTA,尤其是智能泊車這一塊,各種技術和細節進行了再升級,整體更加安全,具備媲美L4級別的泊車能力。這是比亞迪敢兜底的底氣,而且讓用戶更加放心得使用智能泊車,也有助于車輛進行場景學習,讓智能泊車“模型”數據更多,智能泊車更好用,越來越好用。
大家可能也發現了,比亞迪發布這條重磅消息之后,基本上業界連一個跟的都沒有,其實原因也很簡單,跟不起!畢竟很多車企的智能泊車系統,還沒有下放到10萬級別的車型,而且很多車企的中低端車型上的泊車系統乃至智駕系統,就是做個樣子,是個配置,但是沒啥實用能力,讓這些車企跟進,難度有點大。
所以其實對于比亞迪而言,現在越來越走在整個行業的前列,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核心和周邊技術方面,前兩年比亞迪發個什么技術和產品,有些車企甚至還能拿出對應的產品剛一下,但是像兆瓦閃充、智能泊車兜底這種級別的技術和服務,很多車企就真的束手無策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