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
當地時間12日,以色列民眾在特拉維夫舉行抗議活動,要求加沙停火并達成被扣押人員釋放協議。 (IC photo)
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 本報特約記者 王 逸
當地時間12日,已經持續近一周的新一輪加沙地帶停火談判“陷入僵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互相推諉指責。哈馬斯認為,以色列要求繼續在加沙駐軍,其撤軍路線圖阻礙為期60天的停火協議的達成。以色列官員則指責哈馬斯故意制造障礙,不讓協議達成。一名消息人士12日告訴法新社,調解方已要求雙方暫停談判,并等待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抵達談判地多哈。
據法新社12日報道,兩名了解談判情況的巴勒斯坦消息人士透露,由于以色列拒絕接受哈馬斯提出的全面撤軍要求,轉而提出在加沙地帶保留駐軍的方案,哈馬斯與以色列之間的間接停火談判受阻。《以色列時報》12日報道說,根據以方提出的撤軍路線圖,以軍將繼續控制加沙地帶約1/3土地,包括在南部城市拉法劃設一片寬3公里的緩沖區,從而設立一座所謂“人道主義城市”,把所有加沙居民集中安置到那里,只進不出。以色列希望以此迫使加沙居民主動離開加沙地帶。
上述消息人士告訴法新社,由于以色列自11日起在談判中堅持提交撤軍路線圖,多哈談判遭遇挫折并面臨復雜困難局面,“這份撤軍路線圖實際上是以色列軍隊重新部署的地圖,而不是真正的撤軍”。他們表示,哈馬斯談判代表拒絕接受以色列的撤軍路線圖,因為這會讓以色列對將近半個加沙地帶的占領“合法化”,并把加沙地帶分割成數塊孤立區域,嚴重限制民眾行動自由。
一名以色列高官隨后通過法新社反駁說,是哈馬斯拒絕了擺在談判桌上的協議,并指責該組織“制造障礙”和“拒絕妥協”,目的是“破壞談判”。這名以色列官員稱:“以色列已表現出有意在談判中展現靈活性,而哈馬斯仍然頑固不化。”
“談判陷入僵局,以方撤軍問題是癥結。”《以色列時報》12日報道說,在美國施壓下,以色列雖在60天停火期間的軍事部署問題上有所松動,但提出的部分撤軍方案仍未能滿足哈馬斯要求。雙方在緩沖區寬度問題上也存在分歧:哈馬斯同意從700米擴大到1公里,而以色列堅持要擴展到2公里。目前美國正試圖推動雙方先討論其他議題,但哈馬斯堅持撤軍問題必須優先解決。
巴勒斯坦伊斯蘭圣戰組織(杰哈德)官員穆罕默德·辛迪13日告訴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當前談判旨在達成包含三大要點的框架協議:結束戰爭、以軍完全撤出加沙、建立人道援助安全保障機制。除此之外,他強調,以色列目前的撤軍路線圖實際上等同于讓巴勒斯坦投降,但巴勒斯坦抵抗力量不會簽署任何導致投降和吞并加沙大片領土的協議。辛迪說:“時間不站在他們這邊。任何協議都必須以戰爭結束和以軍撤出加沙地帶為最終目標。除非達成符合我們基本要求的協議,否則不會釋放被扣押人員。”
以色列《新消息報》13日稱,以色列正在評估在多哈舉行的談判中提交包含某些修改的新撤軍路線圖的可能性。新的地圖若能以某種方式滿足哈馬斯的條件,可能標志著停火協議談判取得突破。
哈馬斯和以色列從7月6日開始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新一輪談判。就在10日,當時正在訪美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他希望“在未來幾天內”敲定協議,以促成更持久的停火。不過,一名巴勒斯坦官員12日告訴英國廣播公司,內塔尼亞胡訪美與特朗普會晤,是為“爭取時間”,以方派出一個未獲充分授權的談判小組前往多哈,同樣是蓄意拖延的策略。
與此同時,以色列國內政治局勢持續緊張。據以色列《國土報》13日報道,由于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談判陷入僵局,12日晚間,以色列全國爆發示威活動,要求加沙停火并達成被扣押人員釋放協議,同時還舉行抗議內塔尼亞胡政府的活動。主要的反政府示威活動在特拉維夫,有數千人參加。以色列被扣押人員家屬12日警告說:“錯失當前有利時機將導致嚴重失敗。戰爭持續的每一天對哈馬斯來說都是勝利,而對被扣押人員和我們的士兵來說則是一個重大威脅。”
以色列第12頻道電視臺發布的最新民調顯示,74%的以色列人支持在加沙實現全面停火,以換取剩余被扣押人員獲釋。這些受訪者中60%曾投票支持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執政聯盟。此外,上述民調顯示,55%的受訪者認為內塔尼亞胡處理加沙戰爭的方式不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