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幅提升輸電線路巡檢作業效率。
近日,一架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從昆明市祿勸縣中屏鎮35千伏富老井變電站內的機巢起飛,沿著220千伏賽中線進行三維激光建模工作,并將實時畫面傳輸回管控平臺。
南方電網云南昆明供電局輸電管理二所輸電智能運維班班長許保瑜通過回傳畫面查看線路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這是云南電網首次部署應用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機巢,大幅提升輸電線路巡檢作業效率。
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從機巢中自主起飛準備開始作業。錢昶旭攝
“只需坐在辦公室操控管控平臺,按下‘起飛鍵’,140公里外的無人機便能從機巢中自主垂直起飛完成巡檢任務。”許保瑜指著電腦屏幕上的飛行航線介紹,飛行高度達到200米時無人機便進入預定航線開始作業,飛行速度最快可達每秒35米,用時31分鐘便能完成19.4公里的220千伏賽中線三維激光建模工作。
以往,要完成此項工作,至少2位工作人員需攜帶多旋翼無人機及電池組,經過兩個半小時車程前往作業區域,尋找到合適起降點后通過無人機進行巡檢工作。依據地形情況巡檢4至5基塔后需更換電池,一個區段巡檢結束后開車前往下一個區段。“班組7名人員全員出動、分頭作業,平均一天也才能完成20基塔的巡檢工作,約12公里。”許保瑜說。
本次部署的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機巢覆蓋范圍約251.2平方公里,是多旋翼無人機機巢覆蓋范圍的35倍。運維人員“足不出戶”便可對15條烏東德“西電東送”主要通道輸電線路、昆柳龍直流工程送端昆北換流站及云貴互聯通道工程祿勸換流站進行巡檢。
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單架次巡檢線路可超80公里,較多旋翼無人機具有續航時間長、范圍廣、起降場地不受限、巡檢結果快速回傳等諸多優點,還能用于輸電通道山火、外破隱患、自然災害、重大事件的應急巡視。
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在進行輸電線路三維激光建模工作。盧顯侖攝
目前,南方電網云南昆明供電局輸電管理二所根據昆明電網地理特性與設備分布特征,形成大、中、小設備全域覆蓋的無人機智能化巡檢模式,實現輸電線路大范圍巡檢、局部隱患排查、精細化特巡、影像智能分析、缺陷隱患實時預警處置等功能。
今年1—5月,利用無人機累計完成332.09公里輸電線路精細化巡視,精準排查出缺陷1622條、隱患249處;完成378.8公里輸電線路無人機三維激光掃描作業,全面識別樹障隱患2130處。節省人工操控時間近80%,巡檢效率提升近5倍。
免責聲明
文章來源:云南電網??????
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請聯系原出處。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后臺小編聯系,平臺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注明本公司原創內容,轉載與商務合作請聯系慕老師159 0176 7989(微信同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