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晉祠是晉水的發源地,難老泉潺潺流水環繞,帶來濕潤涼意,園內120余種樹木綠意盎然,遮陽降溫,古建群錯落有致,其厚實墻體與高大屋檐阻擋烈日,營造出大片陰涼。
晉祠位于山西太原西南25公里的懸甕山麓,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而建。
歷史沿革:創建于西周時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已有記載,后經北齊、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國諸時期的擴建和修葺,遂成當今規模。
建筑布局:沿中軸線有山門、水鏡臺、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獻殿、魚沼飛梁和圣母殿等建筑,獻殿兩側為鐘鼓樓。其北為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宮,其南面是水母樓、難老泉亭和舍利生生塔。
- 主要建筑
- 圣母殿:晉祠的主殿,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九年,是我國現存古代建筑中唯一符合《營造法式》殿堂式構架形式的孤例,殿前檐柱上八條盤龍木雕,是宋時期古建筑中僅存實例。?
- 獻殿:重建于金大定八年,是祭祀圣母的享堂,供獻禮品的場所,斗簡潔,五鋪作雙下昂。?
- 魚沼飛梁:建于北宋,其結構為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頂架斗和梁木承托著十字形橋面,是我國橋梁建筑史上的杰作。?
- 水鏡臺:始建于明代,是當時演戲的舞臺,前部為單檐卷棚頂,后為重檐歇山頂。?
- 金人臺:古稱蓮花臺,因臺上四隅各鑄鐵人一尊,亦稱鐵太尉,據《太原縣志》載,祠為晉水源頭,故鎮以金神,為防水患。?
- 文化瑰寶
- 晉祠三絕:一是周柏,晉祠中最古老的樹木,已有3000多年歷史,樹身傾斜形似臥龍;二是宋代彩塑,位于圣母殿內,43尊塑像大小如同真人,比例準確、姿態自然、栩栩如生;三是難老泉,是晉水的主要源頭,水溫常年保持在17℃-18℃,泉水清澈,長流不息。?
- 碑刻藝術:晉祠現存碑碣中,以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書寫的《晉祠之銘并序》和武則天親自作序的《華嚴經石刻》最為珍貴。
- 價值地位:晉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集約載體,國內宋元明清至民國本體建筑類型、時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屬彩塑壁畫碑碣均為國寶,是三晉歷史文脈的綜合載體,也是世界王氏、張氏發祥地。
品味太原,一口晉味,半部山西史!
漫步在太原的大街小巷,古老而莊嚴的建筑承載著千年的文化沉淀,而風味獨特的晉菜,則是深藏在每個太原人記憶深處的味道。這座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都,不僅訴說著“錦繡太原城”的輝煌,更是一座匯八方味道的美食王國。
01
羊雜割
每天清晨,大鍋里整根大蔥浮浮沉沉,師傅持碗開燙,舀湯、出湯,馬勺叮當作響。羊雜處理得干凈無異味,湯底醇厚鮮美,羊雜紛呈,一眼就令人饞涎欲滴。搭配上油酥餅,切成四小塊,喝一口湯,吃一塊餅,味蕾瞬間被喚醒。
02
硬核早點——頭腦
最具傳奇色彩的當屬清和元頭腦。這道擁有300多年歷史的滋補美食,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傅山為孝敬母親所創制的“八珍湯”。用羊肉、羊髓、酒糟、煨面、藕根、長山藥、黃芪、良姜八種食材熬煮而成,吃時佐以小碟腌韭菜作為藥引。
清晨喝上一碗頭腦,既充饑活血,又取得了滋補之效。初嘗者未必習慣,久之則念念不忘。
03
市井煙火氣——太原美食地圖
1. 楊記灌腸
堅守食品街30多年的楊記灌腸,是太原小吃的金字招牌。每日清晨4點,師傅們就開始手工和面,用蕎麥面制成灌腸,堅持零添加白面,口感略苦卻十分地道。一碗蕎面灌腸、一勺醬鹵汁、一撇油辣子,醬鹵汁負責畫龍點睛,鎖住太原人的“鄉愁”。
2. 老鼠窟元宵
在鐘樓街中段,“味壓群芳、譽冠并州的老鼠窟元宵已有百年歷史。選料講究,只選用晉祠花塔村產的江米,餡料中的玫瑰花、桂花都要采集半開的花朵。滾元宵時力道、方向都有講究,這樣做出的元宵皮薄餡滿,皮兒綿中有粘,餡兒甜中有香。每到元宵節前,店前排起的長龍,是太原人對傳統的堅守。
3. 刀削面
提及太原美食,首推那粗獷豪放、風味獨特的刀削面。每一根面條都是師傅現場手工削制,寬薄適中,入口有嚼勁。搭配濃郁的牛肉湯底,撒上蔥花、香菜等配料,一碗熱氣騰騰的刀削面便呈現在眼前。在太原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刀削面攤,是太原人不可或缺的日常美食。
4. 義井沾串
萬物皆可蘸的義井沾串是小吃街最紅的招牌。沾串類似“串串香”,但它是提前加工做熟,顧客來了拿起就吃。各種串串在秘制蘸料中一蘸,幾十上百串不在話下,站著吃的姿勢也成為太原街頭一景。
太原美食的魅力,不僅在于味道,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從傅山為母創制“頭腦”的孝道故事,到老鼠窟元宵百年不變的匠心堅守;從刀削面師傅手上飛舞的面片,到沾串攤前排隊的市井煙火氣,每一道美食背后都是太原人的生活智慧和情感寄托。
來源:山西氣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