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馬蹄藏族鄉內藏著一個北涼時期開鑿的洞窟佛寺,名為馬蹄寺。地處偏遠,位置隱蔽,要不是這一次西北環線之旅,也很難有機會來到馬蹄寺。
馬蹄寺的奇在于它的位置,沿著祁連山下的峽谷石壁分布,綿延十余公里,由南寺、北寺、千佛洞、金塔寺到上下觀音洞等洞窟群組成。原本計劃游覽千佛洞和金塔寺,到了之后才知道金塔寺等參觀流程極為復雜,需要單獨的門票費用300元,并且需要提前預約,由專人帶領參觀。在行程緊張的情況下我還是選擇了常規的參觀路線。
大部分游客來到馬蹄寺就是游覽北寺、南寺和千佛洞主要區域,山勢陡峭,需要爬山,登上佛洞峭壁,盡管有梯子,依然還是步履維艱。
門票加上1-4特窟和區間車一共是128元,建議乘坐區間車直達終點站北寺區,最后回到千佛洞區域。馬蹄寺石窟群坐落于一片峽谷松林之間,千佛洞位于馬蹄山東面的懸崖峭壁之間,從南到中部都是北涼開始開鑿的石窟,北部更多是佛塔浮雕。千佛洞開放的還剩十余窟,第2、8窟是中心塔柱式洞窟,還能看到北魏、北周的造像和壁畫。千佛洞開鑿于懸崖峭壁,洞窟攀爬困難。
第1、4窟為特窟,融合了龜茲國的建造特點,也是北朝早期開鑿,內部還能看到殘存的坐佛、立佛像和飛天懸塑和多層壁畫。
景觀最為震撼的還是面積最大的南寺、北寺洞窟群,有三十三天石窟,藏佛殿,馬蹄殿,馬王殿,藥師佛殿等建筑在松林懸崖上遍布數公里。這里最早的石窟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登上云梯石階,沿著峭壁階梯不斷地回旋攀爬,層層洞窟佛像交疊出現,上方是視覺沖擊,來自千年前的塑像壁畫的精美藝術,腳下是萬丈深淵。
由于獨特的紅砂石的特點,這里早期的佛像多為泥塑,在洞窟壁上直接塑像上色,能夠留存至今的為數不多。
來源:塞外小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