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四上午9時至11時,位于中山街道的詠美醫院都會設置中醫便民服務點,為街區商戶及居民提供免費中醫義診。讓優質醫療資源“觸手可及”,這是中山街道功能區街區黨支部聯動詠美醫院黨支部共建的舉措之一,以“街區+社區+商戶”共建共治的工作模式,有效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為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中山街道功能區積極行動,以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創新實施“街區+社區+商戶”共建共治工作模式,目前街區黨支部已與5家居民區、10個單位共建。搭平臺、聚資源、辦實事,著力推動“居商一家親”網格特色項目,整合網格內街區、居民區及區域單位、公益組織等資源,推動服務滿格。
“我們醫院現有醫護和工作人員90人,其中開車上班的20多人,醫院門口只有8個停車位,大家每天都為停車發愁,能不能幫我們想想辦法?”功能區網格工作站在落實全覆蓋、常態化走訪商戶排摸問題時,得知了詠美醫院面臨的難題后,積極整合多方資源,通過聯動與詠美醫院一街之隔的茸梅居民區召開網格黨建聯席會議,充分交流討論共享社區工作日停車位事宜。在征求小區業委會意見后,最終確定按照小區停車費年費半價的收費標準,幫助詠美醫院解決了“停車難”問題,同時也提升了小區停車位利用率,增加了小區收益,一舉兩得的解決方案讓商戶和社區都受益。
“停車難”問題解決后,詠美醫院主動向功能區臨時黨支部提議,拿出更優質的醫療資源反哺街區、社區。除常態化入駐茸梅居民區,為居民提供量血壓、測血糖、宣傳口腔健康等公益服務外,還結合茸梅轄區老年居民多的特點,由醫院和居民區共同開展“請‘醫’靠我”服務項目,每周定時在老年活動室為居民量血壓的同時,每月為獨居高齡且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量血壓、測血糖及代配藥等免費服務。通過持續推進項目,進一步提升了居民區和商戶共建共享活躍度和融合度。
■記者陳樹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文字編輯 張小小
■欄目責編 沈莉娜 ■欄目主編 葉偉
上觀號作者:上海松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