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舊小區迎來煥新修繕,如何平衡工程推進與居民生活便利?2025年,寶山區吳淞街道的海濱新村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作為覆蓋15幢樓宇、684戶居民、總建筑面積約30788.48平方米的住房修繕工程,施工占地導致停車位“動態減少”,“停車難”一度成為居民關注的高頻話題。面對這一治理考題,海濱新村居民區黨總支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引擎,聯動“紅色物業”創新推行“四聲機制”,將民生痛點轉化為治理亮點,為老舊小區更新注入鮮活動能。
PART 01
“居民發聲”:需求從“隱性”變“顯性”
居民區黨總支牽頭“紅色物業”,構建“線上云征集+線下深走訪+議事廳面對面”的立體化傾聽體系。物業通過數字化臺賬梳理形成“停車需求圖譜”,精準捕捉到居民“保車位、拓空間、優秩序”三大核心訴求,為治理工作裝上“導航系統”,讓群眾聲音從零散吐槽變為系統響應,為破題找準精準坐標。
PART 02
“網格回聲”:措施從“紙面”到“地面”
激活“吹哨報到”機制,街道建管中心充分發揮行業監管和統籌協調作用,夯實物業治理紅色根基,開啟“需求響應加速度”,為治理方案落地提供強力支撐?!凹t色物業”聯合街道職能部門、施工方協同發力:在空間優化上,嚴守安全與進度底線,壓縮施工堆場范圍,實現原有停車位“應保盡?!?;在資源擴容上,化身“資源鏈接官”,協調吳淞中學開放30個臨時車位、智慧七立方釋放10個錯峰泊位,用“共享思維”破解空間瓶頸;在秩序規范上,聯合派出所推出“文明停車套餐”,通過巡邏勸導、違規整治,有效遏制亂停放現象,讓有序停車成為小區新風尚。
PART 03
“聚力合聲”:治理從“獨奏”到“合唱”
以“紅色物業”為紐帶,推動“黨組織+職能部門+共建單位+居民”組建治理“交響樂團”。街道城運中心、建管中心提供政策指導,吳淞中學、智慧七立方主動讓渡車位資源,居民積極配合錯峰停車。各方力量從“各吹各調”到“同頻共振”,奏響“資源共享、責任共擔”的治理協奏曲。
PART 04
“長效留聲”:成效從“曇花”成“常青”
“紅色物業”著力將短期治理成果轉化為長效機制。業委會聯動物業修訂《小區停車管理辦法》,推動臨時措施“制度化”;居民區開設“停車意見直通車”,確保居民反饋“實時在線”,為治理效果裝上“續航電池”,確保成效不僅“當下可見”,更能“持續生長”。建管中心還將停車治理成效納入物業企業信用評價體系,通過“紅黑榜”公示壓實主體責任,形成“問題收集-精準派單-跟蹤問效”的閉環管理機制,讓居民訴求響應再提速。
如今,修繕期停車難題已得到根本性緩解,居民滿意度超95%。這場治理實踐不僅解決了眼前之困,更錘煉出“黨建引領+物業執行+多方協同”的治理新模式,充分證明老舊小區的更新從來不止于房屋修繕,更在于用創新思維激活治理活力,讓每一次民生工程都成為溫暖人心的“幸福升級”。
上海今年將建成2條地鐵線路!1條開通時間定了!寶山市民出行體驗再提升→
1450米濱河步道即將開啟水岸新紀元,寶山這里煥新記→
來寶山這里撒歡,輕松放電一整天!
通訊員:唐程旖
編輯:張婧瑤(實習)
資料:吳淞發布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