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媒7月13日報道,俄烏沖突三年,造成數十萬人傷亡,烏克蘭民眾早已厭戰,卻仍看不到戰爭結束的曙光。
基輔急需人力,暴力征兵人員又在街頭四處游蕩,許多適齡男子為逃避征兵,幾乎不擇手段。他們偽造并不存在的疾病,賄賂醫生開具醫療豁免證明,甚至與殘疾女性結婚以獲取令人覬覦的護理許可證,只盼征兵人員別找上門來。
還有些人更進一步,乘橡皮艇渡河,穿越森林偷越邊境,最終流落西歐,靠領取本應發放給真正難民的福利金度日。
英媒采訪了幾位烏克蘭男子,他們坦率地承認了自己逃避征召的方式及原因——按他們自己的說法,若非如此,他們如今很可能已在前線戰死。還采訪了一位轉行做“反征兵顧問”的律師,他教導客戶如何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避開軍隊征召人員的糾纏。
媒人兼騙子
41歲的列夫科手持一張顯示他殘疾的身份證,但那并非他本人的證件。他聲稱2023年在二手市場發現了這張身份證,花了幾百格里夫納(不到5英鎊)就買下了。
身份證上原本主人的照片與列夫科相差甚遠。不過,列夫科說,通過定期染發等一番努力,這張許可證足以騙過征兵人員,讓他獲得免服兵役的醫療豁免。
列夫科每天都提心吊膽,生怕有一天征兵辦公室會翻查檔案,識破他的騙局。一旦如此,他不僅會被送上戰場,還將面臨巨額罰款——這是他極力想避免的另一命運。
這位41歲的男子從事媒人工作,經營著一家婚介所,戰前通過為西方男子和烏克蘭女性牽線搭橋、促成婚事,賺得盆滿缽滿。但俄烏沖突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意,不少女性紛紛逃離烏克蘭。
他直言不諱地說,“我恨烏克蘭政府,我前女友現在在英國,我恨所有出國的女孩。等她們也像男人一樣參軍了,我就去(參軍),畢竟她們比男人更有愛國心?!?/p>
除了厭惡澤連斯基政府,列夫科在聽了參戰朋友的故事后,也不想服兵役?!拔艺J識一些在軍事訓練中喪生的人,有個人患有癲癇,但沒人知道該怎么照顧他,結果他就那樣死了。”他還說,許多應征者對己方軍隊的虐待恐懼程度,絲毫不亞于對敵人的恐懼。
看著親人忍受疾病、衰老之苦,本就是一場艱難的考驗。但對烏克蘭適齡男子而言,這卻成了一種“福分”。48歲的阿爾喬姆目前失業,在家照顧基輔年邁的母親。作為85歲母親的注冊護理者,他可免服兵役。每隔幾個月,官員就會上門核實他是否仍與母親同住,每年還要去醫院確認老人是否需要照顧。
但大約40個月前,當俄羅斯直升機在烏克蘭上空盤旋、坦克越過邊境時,阿爾喬姆并未守在體弱多病的母親床邊,當時是由他兄弟照顧母親,這意味著阿爾喬姆本人可能被征召入伍。
于是,一家人想出個狡猾的計劃,以保全兩個兒子的性命。當時,適齡男性被禁止離境,但作為注冊護理者,阿爾喬姆的兄弟獲準短暫陪同母親出國。阿爾喬姆解釋說,“我兄弟的家人都在波蘭,他帶著我母親去了那里,第二天,我母親把他留在波蘭,獨自回到了烏克蘭。”
母親一踏上烏克蘭的土地,阿爾喬姆就接上她,開車回基輔,并立即登記成為母親的護理者,從而免除了被征召。阿爾喬姆說,對個人安危的擔憂以及自身身體狀況不佳,是他決定逃避征兵的主要原因。“我背部有些問題,但我也能參軍。不過現在我安全了。”
盡管他逃避征兵的方法在技術上是合法的,但他明確表示,很多人會不擇手段獲取寶貴的“護理者”許可證,還說自己很樂意幫忙。“你可以想盡辦法推遲服役,找個有心理問題的殘疾女性結婚,你就是她的護理者了。我還在努力幫助那些不了解法律程序或不知如何應對警察的人。他們來找我時,我會讓他們提供姓名和身份證號碼,根據《烏克蘭國家警察法》第32條,他們有義務這么做。不然,警察可能會誤導你,對你的權利撒謊?!?/p>
與英媒交談數周后,阿爾喬姆仍被征兵人員逮捕并送去參加軍事訓練,盡管他有護理者身份。
賄賂醫生的加密貨幣之王
29歲的博赫丹靠加密貨幣謀生,他說這能帶來豐厚利潤,讓他有能力采用最古老也最可靠的手段——賄賂。這位加密貨幣交易員能付給醫生一筆豐厚的費用,讓醫生開具文件,幫他獲得醫療豁免卡。
在烏克蘭,平均月薪約為每月423英鎊,對大多數男性來說,這并非可行之選。博赫丹拒絕透露具體賄賂金額,但很樂意通過翻譯提供一些大致數字,他認為這種行為十分普遍?!百V賂醫生費用在5000美元到1.5萬美元甚至更高,具體取決于醫生,”他說。
烏克蘭的醫生不太可能被征召,但他們仍需向軍隊登記,并非完全不用響應動員。博赫丹說,醫生通過貪污腐敗,開具文件稱某人身體不適合參戰,能在風險相對較低的情況下,讓收入翻倍不止,這或許也能讓醫生自己免于被征召。“醫生也在找一份能讓他推遲或避免征兵的工作?!?/p>
從記者轉行當教師的男子
38歲的安德烈曾是記者,戰爭爆發后迅速轉行,如今是一名數學老師。中小學和大學教師在部分豁免征兵的職業名單之列。鐵路、能源、公務員和消防員等行業,其員工也“登記在冊”,即無需服兵役。
對于學校教師來說,推遲一年動員很容易實現,但并不能保證永久免服兵役。不過,成為教師仍是男性合法逃避征兵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安德烈說,與征兵人員的一次暴力沖突讓他決定不冒任何風險。“我試圖錄音時,他們砸壞了我的手機,還辱罵我,”他說。
這反映出逃避兵役者的一種普遍心態,他們往往支持這場戰爭,但不喜歡征兵人員和警察?!拔医洺T诰鞕z查證件時給他們錄像,警察經常不認真檢查證件,直接就能把你扣下。”
但未參軍的愧疚感促使安德烈在其他方面支持烏克蘭。“這在道德上很艱難,戰爭第一天起,我就在幫助烏克蘭武裝部隊。我前往新解放的地區,給人們送去人道主義援助。”
“逃兵”
35歲的伊霍爾對上述任何逃避征召的方法都不滿意。相反,他選擇了最保險但風險也最大的辦法——徹底逃離這個國家。
他講述了自己如何離開家向西行進,乘橡皮艇渡過德涅斯特河,然后偷越邊境進入摩爾多瓦。伊霍爾拒絕透露行程細節,只說最終成功抵達了愛爾蘭。
他現在聲稱,靠領取福利金住在政府支持的住所里,但不清楚愛爾蘭政府宣布夏季關閉部分住房設施后,他還能這樣生活多久。
當被問及離開的原因時,他變得緊張不安,拒絕給出詳細回答?!皯馉幾屇阈睦砩献兊霉之悾蚁牖謴驼?,”他說,還補充道,他不想“為寡頭和美國的錢而戰,我來這里合法,因為我是拿到軍隊推遲服役通知后來的。”
根據歐盟范圍內的《臨時保護指令》,所有離開烏克蘭的國民都有權獲得住房支持、工作、醫療保健和社會福利。但各國對烏克蘭難民的支持力度不同,波蘭已不再為適齡男性提供福利。“烏克蘭不應有任何逃避征兵的經濟激勵措施,”波蘭外交部長拉多斯瓦夫·西科爾斯基去年敦促道。2024年4月,烏克蘭也停止為適齡男性提供領事支持。
“反征兵”律師
瓦迪姆·西多連科是一名專門研究征兵法的律師。他告訴媒體,適齡男性有很多合法途徑可獲得征兵豁免。他還認為,這符合烏克蘭的利益。“我的主要客戶群體是中小型企業主,”瓦迪姆說,他幫助他們“讓企業獲得關鍵企業地位,從而‘登記在冊’員工,國家希望確保關鍵企業繼續運營……比如發電和公用事業工人、假肢制造者、教師、講師。對社會持續運轉至關重要的企業和行業名單相當長。”
然而,軍隊急需擴充兵力,征兵人員常與企業主爭奪人力。瓦迪姆回憶起這樣一個案例:武裝部隊阻止一名受保護員工轉崗到一家公司,隨后將他送往前線。“該公司計劃在10月‘登記在冊’這名員工,但他在9月10日被動員了。9月11日,公司立即申請‘登記在冊’,一小時內該員工就正式‘登記’了。然而,軍事單位拒絕釋放該員工。由于他在前一天獲得了軍人身份,軍事單位的做法被認定為合法?!?/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