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在亞洲杯的賽場上又一次打出了碾壓級的表現,這場對陣印尼女籃的比賽,比分被拉到了110-59,分差一度讓人以為是在看表演賽而不是正式賽事,這種場面在亞洲范圍內其實并不罕見,畢竟中國女籃的整體實力原本就在天花板上徘徊,碰到印尼這種陣容深度和技術儲備都明顯拉胯的隊伍,說是“練兵都不算夸張
不過,比賽總得認真拆一拆,光靠“實力碾壓四個字,很多細節和隱憂就容易被忽略,首節中國女籃就直接拉開了分差,后續幾乎沒遇到什么像樣的阻力,球員們輪番上陣,節奏掌控得非常流暢,攻防兩端都沒有出現什么大的紕漏,甚至可以說,這場球員的個人狀態比此前幾場還要更松弛一點,但松弛的背后其實有不少值得點贊的地方
楊舒予的表現挺有意思,前半場基本沒怎么出手,到了下半場突然開始找感覺,進攻欲望明顯提升,最后12分進賬,攻守兩端都有亮點,這種“下半場回暖的節奏其實挺考驗球員自我調節能力,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全隊領先時還保持專注度和自我驅動力,楊舒予這點做得不錯,給她點贊
韓旭這場終于把中投和三分找回來了,進攻端的信心和手感明顯回升,之前幾場她的外線和中距離總讓人有點捏把汗,這次總算讓人松了口氣,她的數據雖然不算炸裂,但在隊內的作用是肉眼可見的,尤其內線牽制力和回防速度,這一場看得出來她在狀態調整上下了功夫
羅欣棫和翟若昀的三分命中率堪稱完美,一個5中2,一個7中4,都是典型的“帶動型射手,有了她們在外線的牽制,整個進攻空間就被拉得很開,隊友切入和傳導球的選擇也豐富了不少,這種角色球員的穩定輸出其實是中國女籃一直想要的東西,尤其是在對抗強隊時,能不能站出來就很關鍵
張茹的表現是那種“看著不炸但很舒服的類型,末節還能持續找狀態,3中3拿了9分,還加了4助攻和3搶斷,這種全面型球員在這種強弱分明的比賽里往往很容易被忽視,但實際上她的效率和存在感對球隊整體運轉起到了潤滑劑作用,值得多給點掌聲
張子宇依然是內線的“基本盤,身高優勢在亞洲賽場就是降維打擊,全場7中5拿到13分,而且只打了11分鐘,對手根本沒得防,這種壓制力其實是中國女籃的最大底牌,不過也正因為優勢太大,很多時候她不需要拿出全部實力,這對后續遇到硬仗時會不會有影響,其實還不好說
楊力維這場又當了“定海神針,場上只要有她,球隊的節奏就不會亂,5中4的效率已經很高了,不愧是老隊長,梳理進攻、串聯隊友,經驗和穩定性都在線,這種球員在大賽里有時候就靠一兩次關鍵決策把節奏穩住,年輕球員們得多學學
至于四位“及格線球員,王思雨、李緣、黃思靜、賈賽琪,各有短板但也沒掉鏈子,李緣進攻端還是差點火候,不過串聯和防守都還行,王思雨雖然命中率一般,但造殺傷能力和罰球穩定性救了她一命,防守端還能搶斷,黃思靜和賈賽琪防守都很穩,就是進攻端沒什么“爆點,但整體還算靠譜,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這種無壓力的比賽里打出狀態
全場八人滿分、四人及格,其實已經很難挑出特別大的毛病,畢竟對手水平實在有限,但也不能因為一場大勝就自嗨過頭,畢竟亞洲杯真正的硬仗還在后頭,遇到澳大利亞、日本這些真正有體系、有對抗的隊伍時,這種“練兵式大勝能轉化成多少實戰經驗,其實還是要打個問號
問題來了,像這種“碾壓局,球員是不是容易形成慣性思維,遇到真正拉鋸的時候會不會突然手生或者節奏亂掉,歷史上這種例子其實不少,比如早些年中國男籃在亞洲賽場橫著走,結果一到奧運會就被對抗打懵,這種“舒適區里成長的隱憂其實是所有強隊都要面對的課題
當然,也不能因為對手太弱就全盤否定球隊的表現,畢竟該拿下的比賽必須拿下,強弱分明的賽場上更要練好基本功,這場女籃做得很到位,輪換陣容、個人狀態、團隊配合都可圈可點,尤其是年輕球員的自我調整能力,比起以往有了明顯進步
結尾還是那句話,大勝值得肯定,但別被分差沖昏頭腦,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這屆女籃其實已經穩穩站在亞洲第一集團,怎么在強隊面前把這種“全員能打的氣質延續下去,才是下一步最值得關注的地方,球迷們可以先點贊再觀望,畢竟大勝只是起點,真正的“分水嶺還沒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