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看看新聞消息,7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揮舞關稅大棒,宣布對包括日韓在內的14個亞洲國家加征25%至40%不等的關稅。話音未落,中國外長王毅的身影已出現在7月11日吉隆坡的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上——一場外交博弈在亞太空間悄然鋪開。
特朗普此次行動絕非孤立之舉。在針對亞洲的“關稅包圍圈”聲明中,他特意強調將嚴查第三國轉運以規避關稅,此舉被廣泛解讀為針對中國供應鏈的精準壓制。更令人瞠目的是,短短兩天后的7月9日,美國又將矛頭指向巴西,宣布自8月1日起對所有巴西輸美商品征收50%的懲罰性關稅,創下近期單國稅率新高。極具諷刺的是,2024年美巴雙邊貿易額高達920億美元,美國罕見地享有74億美元順差。特朗普卻在征稅理由中赫然夾雜了對巴西內政的粗暴干預,聲稱要“糾正現政權的嚴重不公”——貿易工具淪為政治武器,其霸道邏輯已顯露無遺。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洶涌的貿易保護主義浪潮,中國的回應冷靜而堅定。就在特朗普關稅聲明發布的同一天,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僅以一句箴言點破迷局:“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搞保護主義損害各方利益。” 這短短數字凝聚著對歷史教訓的洞察——美方逆流而動的短期投機,終將以長遠利益與國際信任為代價。
中國外交的智慧遠不止于言辭。王毅外長于7月11日飛抵馬來西亞,在四場重量級區域會議(中國-東盟外長會、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東亞峰會外長會以及東盟-中日韓外長會)中積極穿行。尤為關鍵的是,參會的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泰國、老撾、緬甸乃至日韓等國,恰恰是新一批高懸“關稅之劍”下的對象。以東道主馬來西亞為例,其輸美商品正面臨25%關稅威脅。此時此地,這場多邊會議無意間轉化為直面共同挑戰的“戰時指揮部”。
巴西總統盧拉(資料圖)
巴西總統盧拉對美方無理加稅的回應則從另一個大陸傳來鏗鏘之聲——他明確表示巴西將“根據本國經濟對等法予以應對”,并誓言“堅定不移地捍衛巴西人民利益”。巴西副總統兼工業部長阿爾克明更犀利指出,美方此舉“毫無道理”,只會推高美國自身供應鏈成本。這清晰的回擊印證了單邊霸凌的不得人心:當美國以關稅之名行脅迫之實時,反抗的星火正跨越山海蔓延。
王毅外長在吉隆坡的講話中,為亞太地區指明了一條超越零和博弈的路徑。他強調安全與發展息息相關,并呼吁重振東盟地區論壇,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他援引東方智慧,主張走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其中“安危與共”的核心理念尤為珍貴——它堅決否定某些國家自詡“絕對安全”的幻覺,呼吁尊重各國主權,以和平彌合分歧。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關稅武器看似氣勢洶洶,實則暴露了自身戰略的短視與內在矛盾:當它以“糾正失衡”之名對順差國巴西揮出50%重稅時,其邏輯已不攻自破。貿易戰從無贏家,正如歷史一再昭示的真理——筑墻者終將自困,而拆墻者方能通衢。當王毅在吉隆坡闡述“安危與共”的亞洲安全模式時,中國正以實際行動向世界證明:唯有超越叢林法則的舊思維,在對話與協作的土壤中,區域乃至全球的繁榮穩定才能生根發芽。
這場在馬來西亞展開的外交行動,不僅是對單邊關稅霸凌的正面回應,更是對新型國際關系的一次生動實踐——它告訴世界:當強權試圖以關稅撕裂全球經濟紐帶時,總有一種力量在堅定地縫合人心、聚合共識,鋪設通往共同未來的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