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13日,以“我敢闖、我會創”為主題的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5)上海賽區決賽暨冠軍爭奪賽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在上海賽區超過5.6萬的報名參與項目中,共有 35 所高校的 425 個項目成功晉級市賽決賽,經過金獎爭奪賽、排位賽、冠軍爭奪賽,各賽道金、銀、銅獎出爐。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5)上海賽區決賽暨冠軍爭奪賽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下同)
經過激烈角逐,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健康醫學院的6個項目殺出重圍,入圍冠軍爭奪賽。
今年入選上海市決賽的項目應用場景覆蓋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科技領域,融入智慧城市、醫療健康、教育文化等備受關注的民生服務板塊,更在碳中和、循環經濟等綠色可持續發展以及低空經濟等方向實現創新突破。
最終,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基于大模型的超材料產品設計及其產業化”項目和“蝶翼——新一代柔性OLED透明蓋板模”分別摘得冠亞軍;華東師范大學“光啟智芯-鈮酸鋰人工智能光子芯片應界領域拓荒者”、復旦大學“‘窺豹’——腦膠質瘤術中關鍵基因快速分型儀器”、東華大學“Air-Bridge——氣道再生重塑者”,上海健康醫學院“精準‘核’療——靶向SNORA7A7B開創胰腺癌治療新紀元”項目獲得季軍。
除了專業功底和創新思維,入圍團隊更展現了對民生痛點問題的深切關懷和精準高效的研發能力。“我們致力于讓‘窒息的生命’重獲‘自由呼吸’。”東華大學的譚浩說。奮斗精神貫穿創新始終,復旦大學團隊的成員談道,為獲得更多精準數據,甚至在除夕前夜仍守在醫院,即使期末季白天考試晚上也要前往實驗室繼續攻堅。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由教育部聯合中央單位和地方省級人民政府共同打造,已經成為中國范圍最廣、影響最大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盛會。上海市賽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共同主辦。
原標題:《敢闖會創!2025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上海賽區決出各賽道金銀銅獎》
欄目編輯:馬丹 圖片來源:新民晚報 陶磊 攝
來源:作者:實習生 朱其樂 新民晚報 易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