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很多溢美之詞在《狂飆飛車》這部商業(yè)大片面前都變得有些刻意、蒼白,因為太好夸了反而不應該虛頭巴腦。明明知道故事那么老套、人物那么扁平,但我就跟看《碟中諜8》的感受是一樣,激動的情緒一直被頂在嗓子眼,有幾場戲就像看“有生之年”級別的演唱會一樣真想?yún)群啊?/p>
電影的鏡頭是非常講究的,為了營造出F1拉力賽的緊張感,在比賽過程中盡可能多的壓低視線,感覺觀眾也在硬地面上隨著輪胎被速度劇烈摩擦,這種“在地感”如果輔助高規(guī)格的觀影屏幕就非常爽。片中在比賽前后的準備、復盤小會上,同樣選擇了快速剪輯、迅速換人的拍法,帶動著臺詞的速率、信息量和密度就要跟上。所以別看是商業(yè)片,臺詞的含金量不比很多文藝片差,時不時在非常緊張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幽默風趣的生活態(tài)度,片中超過兩個人以上的對話反而很好看,不會覺得煩。
有些電影的BGM就是水分,營造出很虛的氛圍感,但這部電影里面幾乎所有的歌曲都參與了敘事。在大的框架上,古典、硬搖滾與黑人音樂、嘻哈就對應著故事里的兩代賽車手,一老一少,一白一黑,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就像看動畫片,兩個人物背后的音浪在斗法,此消彼長,但最終還是融合到一起。我自己最有feel的一段是桑尼第一次參加拉力賽,給的是皇后樂隊的《We will rock you》,復古情懷盡在不言中。
片中的文戲表面上看都挺俗套的,人也扁平,幾乎是一種性格貫穿始終,其實是沒有什么逆轉的,但細節(jié)是魔鬼。尤其在桑尼身上,整個團隊對布拉德的“溺愛”都快溢出來了。比如技術總監(jiān)吐槽他是一個莽撞、以為靠荷爾蒙就能解決問題的牛仔時,怎么可能想不到1991年讓布拉德一炮走紅的《末路狂花》,他在里面就扮演一個青澀但讓女主垂涎的陽光牛仔(騙子);還有桑尼訓練體能的方式很古典,黑人小伙約書亞是靠人工智能工具,他就是純跑,把身體當健身房,拔腿就跑,也讓人想到了史泰龍的《洛奇》系列,跑步時的衣服風格都很像,很難不說是這一批巨星的惺惺相惜。他對應著賭徒,愛甩紙牌,一方面為了強調(diào)他的冒險精神,不按牌理出牌,也是他訓練手指靈活度的方法,是在耍帥。
布拉德與湯姆·克魯斯今年都拿出了絕對主角的大片,精神內(nèi)核其實是非常一致的:我老了但是沒死,還能贏,電影里有臺詞說:我們就是又老又沖動而且又破產(chǎn)的失敗者……但是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比賽,我必須在。他們多年前合作過《采訪吸血鬼》,兩個金發(fā)大帥哥可能還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對應關系,那么多年過去了,他們保持著這個年齡男性身體和精神的最佳狀態(tài),還那么熱愛拍高難度的大片,我覺得他們就已經(jīng)不能用帥哥來形容了,是有一些英雄主義、理想主義精神附體的。在倫敦首映禮上,兩人合體站臺,除了激動,我竟然想到“諸神黃昏”這個詞,好多強烈的記憶涌上來,好多名字也出來了。今天看來這些好萊塢經(jīng)典商業(yè)片都遵循著一個最簡單的邏輯:故事脈絡清晰、人物性格穩(wěn)定耐受、配樂激越翻滾、鏡頭語言將五官和人體的力量、美感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所有這些手段在今天或許有些保守、陳舊了?,F(xiàn)在一旦講故事,鏡頭語言又夾雜著價值觀的干擾,就好像拉力賽上的撞車事件,事與愿違的失控在所難免,前者的觀感就彌足親切。最后我從這部電影里感受到就一句話:熱愛能抵御一切苦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