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有沒有發現,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家里時不時就會“戰火紛飛”,親子沖突那是說來就來。我作為心理咨詢師,見過好多家庭在這時候變得緊張兮兮,就像拉滿弦的弓,隨時可能“嘣”的一下斷了。那面對初中孩子的親子沖突,咱們該咋輔導呢?
咱得弄清楚沖突的根源。初中這階段,孩子就像正在“變身”的超級英雄,身體和心理都在發生大變化。身體上,他們開始往大人的方向發展,激素這東西就像調皮的小妖怪,把他們的情緒變得又敏感又多變。心理上呢,他們一心想獨立,就像急著掙脫鳥籠的小鳥,想自己在天空飛。可父母呢,還停留在孩子小時候的相處模式里,過度的關心和管束在孩子眼里就成了討人厭的干涉。
舉個例子哈,周末孩子想和同學出去玩,父母卻擔心安全,非要孩子待家里學習。這觀念不一樣,沖突就像炸彈一樣“砰”的一聲炸出來了。咱得讓父母知道,孩子長大了,得給點自由空間;也得讓孩子明白,父母是因為愛和關心才這樣。
得搭建溝通的橋梁。溝通那可是解決親子沖突的“秘密武器”。很多時候,親子之間的矛盾就是因為雙方沒真正懂對方的想法和感受。咱可以引導他們好好溝通。讓父母學會聽孩子說話,別著急打斷。孩子表達想法時,父母可以點點頭、用眼神交流,告訴孩子自己在認真聽。比如孩子抱怨學習壓力大,父母別馬上說“別人行你咋不行”,而是說“我知道你辛苦,跟我說說壓力從哪來”。
也要教孩子咋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有些孩子不知道咋說,就發脾氣、頂嘴。咱可以教他們用“我感到……因為……我希望……”的句式。比如“我感到委屈,因為你總不信我能安排好時間,我希望你給我點信任”。
得培養互相尊重的氛圍。尊重可是親子關系的“大基石”。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個性、興趣和選擇。孩子喜歡畫畫,父母別覺得畫畫不能當職業就攔著。可以和孩子一起聊聊畫畫的前景,支持孩子探索。孩子也要尊重父母的意見和付出,父母為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得學會感恩。咱可以搞點家庭活動,讓親子互相表達感激。比如家庭會議上,每個人說說對方做的讓自己感動的事。
再就是幫助制定規則和界限。在家庭里,明確的規則就像道路上的交通標志,能減少親子沖突。規則得親子一起定,這樣雙方才更愿意遵守。比如規定孩子每天玩游戲不超一小時,寫完作業能自由安排時間。規則定了就得嚴格執行,但也得根據情況調整。要是孩子學習任務重,就少玩會兒游戲。親子再沖突時,咱提醒他們看看規則,按規則解決問題,這樣就不會情緒化爭吵,沖突也能理性解決。
得給予時間和耐心。解決親子沖突可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定的,就像蓋房子,得一磚一瓦慢慢砌。改變觀念和行為習慣都需要時間。輔導過程中可能會反復,今天溝通得好,明天又因為小事起沖突。這時候,咱得鼓勵他們別灰心,接著用正確方法。每一次沖突都是成長的機會,沖突解決多了,親子關系就像鋼筋混凝土一樣,越來越穩固。
初中孩子的親子沖突沒啥可怕的,只要咱找到合適方法輔導,讓親子互相理解、溝通、尊重、合作,家庭就能重新充滿和諧與溫暖啦!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主講人:北京知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具有心理學、社會學、家庭教育等專業背景,接受過我國多位著名的心理學家的教學、指導。自2008年大學攻讀心理學以來,一直全身心地致力于心理學及心理咨詢的學習與深造。不斷地進行自己成長與完善,并定期地接受專業的督導,心理咨詢多年,具有較豐富的咨詢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