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在延安機場,蔣介石在自己專機下來之后。作為一名勝利者的姿態(tài)精神抖擻向在那里等了很久的國民黨軍官揮手示意,他的眼睛里充滿了占領這片紅色土地的驕傲。
隨行的還有蔣介石專門帶的記者團,目的很明確就是想要讓輿論知道自己的這次勝利。
下飛機后,他很想知道自己的老對手生活過的地方,但在觀察了毛澤東和其他共產黨領導人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后,蔣介石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在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下能讓自己英美裝備打的險些招架不住,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可怕對手。
他還問專門詢問了周邊延安農民:“你見過毛澤東嗎?”農夫回答了一句話,蔣介石呆立當場。
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國共兩黨發(fā)誓不站在一起。為什么蔣介石突然出現(xiàn)在延安?延安農民說了什么能讓蔣介石呆立當場,就是今天要講的故事。
抗日戰(zhàn)爭結束時,國共兩黨的裝備實力懸殊,國民黨聲稱擁有500萬軍隊和配備了美國提供的先進武器,有美國站臺自然說話硬氣點。相比之下,共產黨軍隊當時只有100多萬人,武器陳舊,被沒有什么外援。
如此力量的博弈下,國民黨肯定不把共產黨放在眼里,所以才義無反顧地發(fā)動內戰(zhàn)。
蔣介石從一開始就在中原設定了攻擊目標,翻開地圖不難發(fā)現(xiàn),這是華東、華北和東北的樞紐。
“我們占領重要都市之后,四面延伸就可以控制所有的交通線,交通線如果在我們控制之下,則匪軍即使有廣大的正面,也要為我所分割所截斷,使其軍隊運動的范圍縮小,聯(lián)絡斷絕,后勤補給都要感到困難,終至處處陷于被動挨打的地位”。(《先總統(tǒng)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二十二卷,第112-113頁)
如果順利占領中原地區(qū),就控制了北方的戰(zhàn)斗。因此,國民黨毫不猶豫地撕毀了停戰(zhàn)協(xié)議,并不斷派遣部隊包圍中原。從抗日戰(zhàn)爭結束到1946年6月,中原解放區(qū)在短短幾個月內進行了1000多次襲擊。
共產黨為了保護自己的實力,只能采取邊打邊撤的策略,這也導致解放區(qū)大片土地被敵人腐蝕。
國民黨仍在增加軍事實力,30萬軍隊以各種方式攻擊共產黨核心地區(qū),最終迫使共產黨軍隊撤出華北,將主力轉移到延安,開啟了解放戰(zhàn)爭的序幕。
在半年多的全面攻擊中,國民黨試圖消滅共產黨主力的陰謀不斷地落空。蔣介石非常生氣。他集結部隊,調整作戰(zhàn)部署,集中力量攻擊陜北和山東共產黨精銳部隊所在地。
蔣介石親自趕到前線安排戰(zhàn)斗計劃,并安排自己得意干將胡宗南作為總指揮。
胡宗南集結了25萬軍隊,派出了100多架飛機,沿用陸空協(xié)同作戰(zhàn)的方針進攻延安。面對如此迅猛的攻勢,國民黨顯得信心十足,當時胡宗南還制定3天拿下延安的計劃。
在胡宗南出兵之前,他都開始安排在占領延安后怎樣在蔣介石面前邀功了。出乎胡宗南意料的是,襲擊陜北的計劃早到延安了。
原來胡宗南身邊制定計劃的秘書,本身就是共產黨黨員。在獲得詳細的戰(zhàn)斗計劃后,這份計劃書很順利得到了延安。
即使我們能提前了解國民黨的作戰(zhàn)部署,但敵我勢力懸殊,想要確保延安不失也是很難的。延安戰(zhàn)局一觸即發(fā),毛澤東卻很平靜。他在共產黨高層會議上說:“蔣介石要地盤,給他地盤就是。”
毛澤東的想法是面對國民黨的優(yōu)勢,我們先避其鋒芒,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讓他們先占領,在戰(zhàn)斗和占領中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
“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原則,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地方為主要目標,有些時機為著集中兵力殲滅敵人的目的,或使我軍主力避免遭受敵軍的嚴重打擊,一律休整再戰(zhàn)的目的,可以允許放棄某些地方,只要我軍能夠將敵軍有生力量大量的消滅了,就有可能恢復失地,并奪取新的地方”。(《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200頁)
“放棄延安”這種戰(zhàn)略卻得到很多人的反對,人們固有思維認為有自己的根據地了,才能圍點打援,發(fā)展壯大自己,經過抗日戰(zhàn)爭的共產黨也有信心能打硬仗,所以反對撤退的聲音還是不絕于耳。
事實上,毛澤東并不想把革命基地拱手讓給蔣介石,一是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二是共產黨和當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輕易贏得了人心,國民黨占領就是占了一個空殼,人民都是共產黨的堅強后盾。
想象一下,你霸占了一個一心向著對手的公司,從保潔到高管都是向著對手的公司,你處理什么都不會順利,如果有一天對手想要奪回這家公司不是很容易嘛。
1947年3月13日,攻打延安的戰(zhàn)斗正式傳來。胡宗南攜23萬大軍準備全殲共產黨軍隊,隨后共產黨在延安撤離,只留下彭德懷指揮西北野戰(zhàn)軍。
毛主席對戰(zhàn)士們說:“要告訴同志們,少則一年,多則兩年,我們就要回來,我們要以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
占領延安后,胡宗南發(fā)現(xiàn)自己占領了個寂寞。延安沒有任何有價值的軍事物資。就好像兩個拳擊手對壘,雖然你是拳王一身腱子肉,人家就是躲避不和你打,這和你當初打擂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樣,他能不生氣嘛。
根據1959年臺灣編寫的《戡亂戰(zhàn)史》的表述:在西北戰(zhàn)場上,“戰(zhàn)斗進行中,我軍因情報搜集無法進入匪區(qū)……影響于指揮及部署之行動不小”。
而共軍則“始終憑借其嚴密的情報封鎖,靈活之小后方補給,以避實擊虛,鉆系流竄……不行主力決戰(zhàn)。尤以陜北原已人煙寥落,匪復利用其地方組織,將僅有之人與物資等可資利用之力量全部撤離,使我軍行動之區(qū),渺無人跡;行軍作戰(zhàn),均發(fā)生極大之困難”
最后,《戡亂戰(zhàn)史》總結:“我軍主力始終被匪牽制于陜北,一無作為,殊為惋惜”。
主動放棄延安后,按照毛主席提出的“蘑菇戰(zhàn)術”,西北野戰(zhàn)軍以區(qū)區(qū)3萬人的兵力,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和10倍以上的國民黨部隊,在陜北的大山里周旋。
從此處能看出當時國民黨名義上是勝利了,但是其實卻陷入更深的消耗戰(zhàn)中,胡宗南為了面子上過得去也只得把戲唱起來,他向蔣介石匯報了戰(zhàn)況,捷報中說明自己指揮多么的機智,經過鏖戰(zhàn),順利占領延安,并且還俘虜了5萬余人。
蔣介石也沒有深究消息的可靠性,因為他此事需要這場勝利來鼓舞士氣,蔣介石帶來記者來見證這場秀,胡宗南也只好讓自己軍隊假扮俘虜唱大戲。
在此后的戰(zhàn)役中,國民黨軍14000多人,被野戰(zhàn)軍部隊消滅在陜北的大山里。胡宗南的部隊被西北野戰(zhàn)軍徹底拖住,兩邊夾擊之下國民黨損失慘重,在羊馬河地區(qū)失去了5000支部隊,然后在盤龍地區(qū)失去了近7000支部隊
事后看,撤離延安為西北戰(zhàn)場和整個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讓其他部隊不再分心,能夠甩掉包袱,全心全意地和國民黨軍決戰(zhàn)。
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了毛主席所說的,用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的戰(zhàn)略構想。
蔣介石這邊把主要軍力攻擊山東和陜北,這也導致了后方軍事力量的缺乏。共產黨抓住了正確的機會。
同年6月,劉伯承和鄧小平帶領軍隊來到大別山,就像一把鋼刀直插國民黨內部。同時,同時和豫皖蘇地區(qū)的陳粟大軍、豫西的陳謝大軍協(xié)同作戰(zhàn),戰(zhàn)爭直指國民黨核心通知區(qū)域南京和武漢。
山東戰(zhàn)役方面60萬國民黨部隊也沒有取得好的戰(zhàn)果,遭到了陳毅、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zhàn)軍的多次攻擊。
孟良崮戰(zhàn)役中,國民黨王牌部隊第74師全軍覆沒,“魯中決戰(zhàn)計劃”被徹底打破了。共產黨把山東、陜北戰(zhàn)區(qū)逐漸成一條線,此事戰(zhàn)場共產黨變?yōu)榱酥鲃訖唷?/p>
國民黨也沒能占領中原,西北和東北更是不順。在東北地區(qū),林彪發(fā)動了夏季襲擊,國民黨軍隊當時就有8萬軍隊失去戰(zhàn)斗力,占領42個城市。
就算國民黨家底再厚也架不住接連不斷的失敗呀,這肯定會導致國民黨內部軍隊對于這場戰(zhàn)爭的信心,再者他還要給美國一個交代。
在這種壓力下,蔣介石面對軍隊占領延安管它是不是空城,哪怕是明面上的勝利呢!蔣介石此行的目的一是為了宣揚自己,畢竟是“勝利”了嘛,占得對方大本營了,二是想要利用記者抹黑共產黨人形象,他可能深知官場的地方就會有腐敗或者以權謀私,想要抓住他們的把柄進行對自己政治的合理化。
8月7日,就跟文章開頭一樣,乘坐專機來到延安。當天下午,他親自主持了一次軍事會議,討論如何打破陜北戰(zhàn)場的局面,特別是西北重鎮(zhèn)榆林的防御戰(zhàn)略——就在他來到延安的前一天,西北野戰(zhàn)軍發(fā)動了榆林戰(zhàn)爭。彭德懷率領八大旅迅速地占領了榆林。
回到蔣介石這邊,他還享受著胡宗南給安排當時最好的酒店,里面生活設施都是換的最新最好的,還專門聘請了廚師。
第二天早上,蔣介石在人群的陪同下開始參觀延安。他首先想要去毛澤東居住的地方。等到了窯洞之后他完全被里面的家具震驚到了。
破碎的門框、不斷掉皮的墻面、簡易破舊的桌凳、熏黑的馬燈就是所有家具了,很難想象這就是自己對手生活的地方,這樣的條件都不如國民黨連級軍官的生活,就在這么艱苦的條件下他們還制定了讓國民黨一次次吃癟的戰(zhàn)略,這樣的對手是多么的可怕。
更讓他費解的是,毛澤東居住的洞穴外有一輛紡織車,在制定戰(zhàn)略的同時還有時間織布紡線。隨行軍官看到蔣介石的疑慮,立馬解釋道:“延安地區(qū)生活物資緊缺,很多東西都是要靠自己打造。早在抗戰(zhàn)時期,毛澤東就提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中共高層領導都會紡紗。”
蔣介石不敢相信,問邊上的農民,農民回答說:“就是這樣。”蔣介石覺得老農在撒謊,普通人不可能見到領導人,他又問:“你見過毛澤東嗎?”農民回答了三個字:“常常見,我們還經常聊天。”
蔣介石完全陷入沉思,他聯(lián)想到了自己的豪華總統(tǒng)辦公室和國民黨從上到下的腐敗,這與他在延安聽到和看到的形成了鮮明對比,這樣的比較讓他汗顏。
隨后,蔣介石參觀了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又稱共產黨“黃埔軍校”羅榮桓、譚冠三、彭雪楓、李先念、許世友等一大批優(yōu)秀軍事人就是出自這所學院。
如此重要的軍事培養(yǎng)人才的基地和蔣介石所知道的大相徑庭,這里沒有像樣的教室,沒有培訓用的先進設備,就連基本的軍事訓練場也沒有,只有石桌、自己用鍋灰刷的黑板,松動的椅子和手工教具。
蔣介石還看到了訓練攀爬的峭壁和用木頭建造的訓練器材,由衷地對自己的對手產生了佩服和害怕。
蔣介石忍不住問他的將軍,國民黨在軍事學院投入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甚至得到了美國的大量支持,怎么還不如在泥土里訓練的共產黨的士兵素質呢?
他周圍的將軍們什么也說不出來。
蔣介石一直有個想不通的疑問,多年來,國民黨一直嚴格封鎖共產黨基地。西北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極端,土地貧瘠。共產黨是如何生存和成長的?參觀完南泥灣,他終于得到了答案。
自1941年以來,八路軍第359旅來到南泥灣開墾荒地,以擺脫困境。共產黨人愿意吃苦,充分發(fā)揮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用雙手改造荒涼之地“陜北好江南”現(xiàn)在不僅實現(xiàn)了自給自足,而且建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蔣介石問自己,如果國民黨陷入這種情況,能做到嗎?
隨行人員要求蔣介石回酒店休息,蔣介石揮手,決定留下來感受毛澤東的生活。
晚上,蔣介石看著黑洞的頂部。他似乎明白為什么數百萬國民黨軍隊在我們弱敵的情況下失敗和戰(zhàn)斗。像共產黨這樣無所畏懼的團隊和像毛澤東這樣不怕吃苦的領導人太可怕了。
山洞里的燈光太暗,床板太硬,蔣介石從心到身都很不舒服,最后到了天亮,他立刻踏上了飛離延安的飛機。
這是蔣介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訪問延安。他想和記者一起挖掘共產黨“黑料”沒想到,不但沒有找到共產黨腐敗受賄的證據,反而讓記者團看到了延安的發(fā)展。
蔣介石離開后不久,西北野戰(zhàn)軍襲擊了沙家店,彭德懷用它“集中優(yōu)勢,運動殲敵”這一戰(zhàn)略摧毀了國民黨第36師,是胡宗南的主力軍之一。
此后,國民黨在陜北的活力受到了極大的破壞。這場戰(zhàn)斗也扭轉了西北地區(qū)的局面。國民黨已經從積極進攻轉變?yōu)殛P鍵防御,共產黨已經從內部防御轉變?yōu)閮炔糠磽簟?/p>
毛澤東和周恩來一起參觀了沙家店戰(zhàn)爭。面對許多士兵,他嘆了口氣說:“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過去了!”
從那時起,敵人和我們的力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戰(zhàn)略決戰(zhàn)了戰(zhàn)略決戰(zhàn)。1948年9月,林彪和羅榮歡帶領東北野戰(zhàn)軍率先發(fā)動遼沈戰(zhàn)役,殲滅了近50萬國民黨精銳部隊,徹底解放了東北地區(qū)。
隨后,華東野戰(zhàn)軍和中原野戰(zhàn)軍發(fā)動淮海戰(zhàn)役,殲滅55萬多敵人,華東和中原也迎來了解放時刻。與此同時,平津戰(zhàn)爭的勝利之下,華北也實現(xiàn)了基本解放。
這三場戰(zhàn)爭的實現(xiàn)了絕對壓倒性勝利,俘虜收編了國軍150萬軍隊。國民黨已無力回天,蔣介石也失去了國民黨內部和美國的支持。在此情況下,他被迫辭職,由李宗仁代任總統(tǒng)。
1949年4月,國共雙方和談失敗后,解放軍發(fā)動渡江戰(zhàn)役,國民黨潰不成軍慌忙逃竄,12月10日撤離臺灣省。
蔣介石在去臺灣的路上看著這片半世爭奪的土地,對周圍的人說:“我這輩子很少后悔的事,去參觀延安就是其中之一。”畢竟,在看到延安的場景后,他就已經認識到自己失去了人性和軍隊的靈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