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報
“太驚喜了,我還記得這名患者!”近日,浙江省人民醫院的許多醫生和護士通過醫院小程序“電子錦旗”和“電子表揚信”功能,收到了一份份來自“云端”的驚喜。有患者用“電子錦旗”送來見字如面的感激,也有患者通過“電子表揚信”表達“遲到了一年的感謝”。
據了解,自6月1日上線“電子錦旗”和“電子表揚信”功能以來,浙江省人民醫院小程序已收到1100余面“電子錦旗”、430余封“電子表揚信”。
“如今,我終于如愿以償擁有了‘媽媽’這個最幸福的稱呼。這份喜悅和圓滿,希望通過這封信傳遞給您。”當喬女士在手機上打出這行字時,剛滿月的寶寶正在身邊甜睡。
幾年前,喬女士查出卵巢功能欠佳并患有子宮腺肌癥,求子之路漫長而坎坷。她經歷了8次取卵、2次移植未著床,還遭遇了1次胎停。幾經輾轉,喬女士找到了浙江省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生殖免疫科周菲菲副主任中醫師。周菲菲不僅為她調理身體,還在心理上給予她極大的支持與鼓勵。最終,喬女士有了自己的寶寶,圓了做媽媽的夢。產后回到老家,得知浙江省人民醫院小程序推出“電子表揚信”功能后,喬女士立馬向心中的“菲菲女神”表達了感謝之情。
以往,像喬女士這樣心懷感恩的患者,大多通過制作錦旗、寫表揚信的方式表達對醫務人員的認可和感謝。在“互聯網﹢醫療健康”加速發展的背景下,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表達途徑,同時引領低碳環保的新風尚,浙江省人民醫院創新性地在醫院小程序上推出“電子錦旗”和“電子表揚信”功能。患者在小程序中點擊“便民”模塊,找到“電子錦旗”或“表揚信”即可留言。
浙江省人民醫院紀檢監察室負責人表示:“我們設計了幾個錦旗模板供患者選擇,患者也可以自定義設計。患者的肯定,是對我們醫務人員最好的鼓勵。”
一名患者分享道:“以前想送錦旗時,要專門去制作,找時間送到醫院,還不一定能順利找到要感謝的醫生。現在有了‘電子錦旗’功能,隨時隨地就能表達感謝,太方便了。”
一名收到“電子錦旗”的醫生表示:“‘電子錦旗’不僅方便了患者,也讓我們更及時地感受到信任與感激,激勵我們不斷提升自己的醫術和服務水平。”
即評
浙江省人民醫院小程序上線“電子錦旗”和“電子表揚信”功能,為醫患情誼的承載與傳遞找到了一種高效、低碳的新形式。從線下到線上,患者表達情感更方便了。用數據流動為患者表達心意“減負”僅僅是一個方面,此舉也加強了患者和醫務人員之間的真情交流,讓醫務人員得到正向激勵,成就醫患之間的雙向奔赴。
錦旗和表揚信是醫患雙方共同珍視的情感連接,而有時,它們也成了一種“甜蜜的負擔”。感念醫者仁心,患者和家屬們定制錦旗、鄭重送上,有的不惜千里而至。但因為空間有限,為保持門診環境整潔、寬敞,一些科室只好將錦旗和表揚信“藏”起來。
“云端”的“電子錦旗”和“電子表揚信”,是技術賦能與醫學人文的一次握手。一鍵生成、即時送達,適應當下生活的快節奏,也滿足了年輕患者對即時反饋的需求;不用跑腿、不用花錢,患者可以輕松暢快地表達心意,醫者接受起來也坦然;數字化代替實物化,節約了資源、節省了空間,醫患互動從而“輕裝上陣”、形成良性循環。
錦旗和表揚信的數字化,本質上是醫院擁抱智慧醫療,對患者評價功能的優化升級。當患者指尖輕點時,“掌上就醫”形成了完整閉環。患者的致謝不僅記錄一段段醫學佳話,還能匯成醫院的口碑數據庫,成為醫者的評價參照系。
讓“電子錦旗”和“電子表揚信”底色純凈,需要醫院和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加強制度規范、技術審核和監督把關,避免“刷好評”“拉流量”等問題的出現。唯有如此,方能將患者心頭的暖意傳遞給醫者,讓醫者從信任和肯定中獲得源源不斷的執業動力。
直面健康熱點
分享真知灼見
文:喬寧 楊陶玉 鄭純勝
編輯:李詩堯
校對:馬楊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