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了三個月假發,頭皮突然潰爛流膿,去醫院一查竟是接觸性皮炎。”近日,江蘇南京的陳女士在社交平臺分享的遭遇,將“直播間劣質假發致癌”話題推上微博熱搜。這條閱讀量超2.8億的熱搜下,數百名網友曬出類似經歷:發紅、瘙癢、脫發,甚至有人被確診為慢性炎癥。
當“假發”這個曾被視為“顏值救星”的消費品,突然與“致癌”“炎癥”劃上等號,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我們走訪了皮膚科專家、第三方檢測機構,并拆解了多款熱銷假發,終于揭開了劣質假發的“致命網底”。
熱搜背后:一場“美麗”引發的健康危機
陳女士的經歷并非孤例。根據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024年發布的《假發類產品接觸性皮炎臨床統計報告》,2023年全國因佩戴假發引發皮膚問題的就診量同比激增47%,其中63%的患者明確表示“假發來自直播間”。
“最開始只是發癢,以為是過敏,隨便涂了點藥膏。”陳女士回憶,“后來頭皮開始滲液,去江蘇省人民醫院檢查,醫生說是網底材料里的化學物質刺激導致的接觸性皮炎,已經造成了毛囊損傷。”更讓她震驚的是,醫生拿著她購買的假發樣本檢測后發現:網底布料甲醛含量超標3.2倍,還混紡了未經過脫脂處理的動物毛發。
無獨有偶,杭州的張先生為了“省幾百塊”在直播間買了頂“手工鉤織定制假發”,戴了兩個月后頭頂出現大面積紅斑。“商家說‘純手工、無膠水’,結果拆開發現網底黏著一層黏糊糊的東西,拿打火機燒還有刺鼻的塑料味。”經檢測,所謂的“手工鉤織”實為機織工藝,網底用的是工業膠粘合的化纖材料,甲醛釋放量達0.15mg/m3(國家標準為≤0.08mg/m3)。
三種“致命網底”:藏在假發里的“隱形殺手”
為什么直播間假發更容易“暴雷”?經過對12款熱銷假發(含4款直播間爆款、3款線下實體店款、5款正規品牌款)的拆解檢測,我們發現了三大“高危網底”——
1、甲醛浸泡網底:低成本“防腐劑”,長期釋放致癌物
甲醛是紡織業常用的“固色劑”和“防腐劑”,能防止網底布料褪色、發霉。但根據《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 18401-2010),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品甲醛含量需≤75mg/kg,而直播間3款低價假發的網底檢測結果顯示:甲醛含量最高達280mg/kg(超標2.7倍)。
“這類網底多來自小作坊,為了降低成本,直接用工業甲醛溶液浸泡布料。”檢測機構工程師王磊解釋,“甲醛易揮發,戴在頭上會持續釋放,長期吸入可能誘發呼吸道疾病,甚至增加鼻咽癌風險。”
2、動物毛發混紡網底:未脫脂的“過敏原庫”
為了模仿“真發觸感”,部分商家會在網底混紡動物毛發(如兔毛、羊毛)。但這些毛發未經專業脫脂處理,表面殘留大量油脂和蛋白質,極易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
我們拆解的某直播間“仿真人發假發”中,網底混紡了30%的未脫脂兔毛。皮膚科醫生李芳指出:“動物毛發的油脂會堵塞毛囊,引發毛囊炎;蛋白質過敏者接觸后,會出現紅斑、丘疹,嚴重時可能導致脫發。”
3、工業膠粘合網底:化學膠的“毒性滲透”
真正的高端假發采用“手織+生物膠”工藝,網底與發絲自然貼合,無化學殘留。但低價假發為了快速成型,普遍使用工業膠(如氯丁膠、聚氨酯膠)。
檢測顯示,某直播間“99元包郵假發”的網底膠層中,苯系物(苯、甲苯)含量達0.03mg/m3(國標為≤0.01mg/m3)。“苯系物是明確的致癌物,長期接觸可能引發白血病。”王磊強調,“更可怕的是,工業膠遇熱會分解,戴久了會有‘塑料味’,這其實是有毒物質在揮發。”
避坑指南:如何選到“安全假發”?
面對市場上魚龍混雜的假發產品,消費者該如何規避風險?我們總結了“三看一測”法則:
- 看資質:優先選擇有“GB 18401-2010”認證的產品,包裝上需標注“直接接觸皮膚紡織品A類/B類”(A類為嬰幼兒級,B類為成人直接接觸皮膚級)。
- 看工藝:手工鉤織假發網底應平整無膠痕,發絲根部用“手織圈”固定;機織假發需檢查網底是否緊密(避免漏發),膠層應透明無異味。
- 看價格:低于100元的“定制假發”慎買!正規假發的網底+發絲成本占比超60%,99元連網底材料都買不到,一般好點的價格不會低于1000元 ,建議到實體店定制。
- 測甲醛:新買的假發可先放置通風處晾曬3天,若仍有刺鼻氣味,可用甲醛檢測試紙(藥店售價約20元)自行檢測,若數值超標立即停用。
行業反思:當“美麗”變成“風險”,誰來買單?
這場由劣質假發引發的健康危機,暴露的不僅是商家的“唯利是圖”,更是監管的滯后。目前,我國對假發類產品的檢測標準仍停留在“外觀”“耐用性”層面,對網底材料的化學安全性缺乏強制要求。
“我們呼吁相關部門盡快出臺《假發類產品安全技術規范》,將甲醛、苯系物、動物毛發等指標納入強制檢測范圍。”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部負責人表示,“同時,平臺方需加強對直播間的審核,對‘低價定制’‘手工鉤織’等宣傳語進行重點監控,杜絕虛假宣傳。”
回到陳女士的故事,她最近聯系了直播間商家,對方以“使用不當”為由拒絕賠償。但她的遭遇已給所有人提了個醒:美麗不該以健康為代價,選擇假發時多一分謹慎,就是對自己多一分負責。
畢竟,真正的“發量自由”,從來不該是用健康換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