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人物如流星般劃過天際。
他們才華橫溢,在各自領域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可是人品卻如同爛掉的蘋果一般,讓后人唏噓不已。
唐朝"墻頭草"詩人宋之問:溜須拍馬有一套,告密背刺真惡心
要說唐朝詩人里的"變臉王",宋之問絕對能排第一。他20歲就考中進士,寫詩本事堪稱一絕。
有次宮廷宴會上,大家作詩助興,他一句"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直接把武則天哄得眉開眼笑。
更絕的是,他為了拍武則天男寵張易之的馬屁,連給對方端尿盆的活都搶著干。
可這家伙就是個見風使舵的主。武則天倒臺后,他立馬投靠新皇帝李顯。
李顯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毒死后,他轉頭又巴結權臣武三思。最過分的是,他居然把藏在自己家的好友張仲之給告發了,就因為張仲之密謀殺武三思。
這事兒做得,連當時的人都罵他"毫無氣節"。
后來新皇帝李隆基上臺,直接把他賜死。要說這宋之問也是夠諷刺的。生前靠拍馬屁上位,死后連棺材板都蓋不上,純粹是自己作死的典型。
東漢"造紙大佬"蔡倫:改變世界的發明家,卻是宮斗犧牲品
要論對人類貢獻最大的發明,造紙術絕對能進前三。可創造這個奇跡的蔡倫,人生經歷卻比宮斗劇還精彩。
蔡倫12歲就被送進宮當太監,靠著一股子機靈勁,從端茶倒水的小太監混成皇帝身邊的紅人。
別看他是個太監,搞發明創造可是把好手。
當時寫字用的竹簡又重又笨,絲帛又太貴。蔡倫帶著工匠們搗鼓好幾年,用樹皮、破布、漁網這些邊角料,愣是造出了便宜好用的紙。
漢和帝拿到樣品當場就樂了:"這玩意味兒可比竹簡輕便多了!"
可就是這么個改變世界的人物,早年卻干過缺德事。
蔡倫為了討好竇太后,居然參與迫害皇帝的祖母宋貴人。等到新皇帝上臺清算舊賬,60歲的蔡倫直接服毒自殺。
宋代"科學怪才"沈括:寫《夢溪筆談》的大科學家,卻是告密小能手
要說起古代科學家,沈括絕對能排進前三。
沈括21歲就搞出"分層筑堰法",后來改良天文儀器、更新歷法,連陽歷紀年都想推廣。
最牛的是他寫的《夢溪筆談》,里面天文地理、物理化學啥都有,堪稱古代版"百科全書"。
可就是這么個科學天才,在官場上卻是個"攪屎棍"。
王安石變法時他跟著起哄,等蘇軾反對變法,他轉頭就把蘇軾的詩文拿去告發,直接引發"烏臺詩案"。要不是王安石求情,蘇軾這條命都得搭進去。
最搞笑的是,沈括和蘇軾本來是好友,告密后兩人還繼續通信。
這事兒被后世罵了上千年,連《宋史》都記著這筆賬。要說這沈括也是夠矛盾的。科學腦子頂呱呱,做人做事卻跟過家家似的。
結語:才華是雙刃劍,德行才是護身符
這三個人,一個把詩寫成馬屁精,一個用發明遮蓋黑歷史,一個拿科學當官場武器。
他們用才華證明了自己,卻用德行暴露了底線。
宋之問最后被賜死,蔡倫自殺,沈括被罵千年。這告訴我們,本事再大,沒人品照樣翻車。
就像老話說的:"有才無德是小人,有德無才是君子"。這三位奇人的故事,不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