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進化”到不怕驅蚊液?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回復:
行業積極研發新活性成分 精準突破蚊蟲“防御”
□ 本報記者 劉 元
又到了和蚊子“短兵相接”的季節,近日,“蚊子根本不怕驅蚊液了”“這屆蚊子特別會藏”成為網友熱議的焦點。部分觀點認為,蚊蟲抗藥性增強是蚊子耐藥的罪魁禍首。這一觀點是否正確?蚊子真的在“進化”嗎?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長期看,消費者感知的‘驅蚊產品效果不如以前’現象是存在的,但這一現象的出現不完全是抗藥性原因?!?/p>
所謂蚊蟲抗藥性,是指產品在長期使用一種驅蚊成分時,部分蚊子會逐漸形成可遺傳抗藥基因并傳給后代,久而久之,相同藥物劑量的產品發揮的效果就越來越弱。
為何消費者會感覺驅蚊產品效果不佳?該負責人介紹,“從產品本身看,環境變化影響蚊蟲種群的演化、蚊蟲對常用擬除蟲菊酯抗藥性的增強、對于產品中中高毒性長殘留成分的禁限用等都對驅蚊產品效果有影響。”
“對于緩慢增長的蚊蟲抗藥性,行業企業通過不同作用機理的活性物復配、助劑使用、制劑劑型創新,使得藥物更精準更快速突破蚊蟲“防御”,實現有效驅蚊。”該負責人指出,目前我國科學家正在進行更深層次的蚊蟲抗性及其生物習性研究,行業也在研發一些新的活性成分。
當前,驅蚊產品的技術升級主要圍繞三大方向:精準化、長效化、智能化。業內人士指出,精準化是指對于不同使用人群、使用場景,研發特定產品;長效技術則是依靠微膠囊緩釋、納米載體或貼片劑型等一系列先進技術,延長驅蚊產品防護時間。
而對于智能化,記者注意到,市場上已經涌現了多種智能驅蚊設備,如超威推出的智能定時防燙電熱驅蚊器,彩虹推出的智能四檔定時循環小夜燈驅蚊器,欖菊推出的車載智能驅蚊風扇等。上述人士指出,結合物聯網、環境感知,根據大數據、分析區域蚊蟲抗藥性動態調整配方,提升精準驅蚊效果的智能驅蚊產品正在涌現,未來行業發展將更加注重安全性與個性化。
在技術升級的同時,行業需加強驅蚊產品正確使用方法的宣傳力度。上述人士表示,消費者對于電熱蚊香液產品、驅蚊液產品的使用方法不到位現象仍然普遍存在,如倒置使用電熱蚊香液、在有人且不通風的密閉環境長時間使用電熱蚊香液等。部分消費者曾使用過毒性較高的“強效”產品,但卻未注意到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此外,對于消費者十分關心的驅蚊產品安全問題,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衛生殺蟲用品分會委托國家家用殺蟲用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于今年1至6月開展衛生殺蟲用品行業監督抽查工作。本次抽查產品范圍包括蚊香、電熱蚊香片、電熱蚊香液等,截至記者發稿前,抽查已涉及浙江、江西等多地的27家企業共98個產品,合格率超過90%。
最后,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建議,消費者一定要到正規的商店、超市購買驅蚊產品,對于流動商販推銷應謹慎;其次,選購產品時要認真辨別,產品包裝應完整,標簽或使用說明書應書寫規范、印刷清晰、內容完整易懂。產品標簽上應標明“三證”號,即農藥登記證號、農藥生產許可證號、產品質量標準號,有“三證”號表明產品是經過國家主管部門按照法規進行過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并給予登記的合法產品;不購買無“三證”或“三證”不全的產品,有疑問時可登錄中國農藥信息網查詢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