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海瑞到底是回族人還是漢族人?
影視劇海瑞
海瑞是回族人的說法,經(jīng)過如白姓專家等人的宣揚,幾成定論!
今天淮下書生將從海姓姓氏、先祖名字、民族形成、飲食文化、海氏后人及墓葬考古這六個方面,全面系統(tǒng)地證明,海瑞就是妥妥的漢人!
六點論證
第一,就是海瑞的姓氏。
海瑞之所以被說成是回族人,某些專家給出的觀點,就是海姓比較小眾,歷史上沒什么名人,因此認為海姓是回族姓氏。
事實上,海姓確實小眾,但不能因為小眾,就去說漢人沒有海姓。
我上學(xué)那會,同學(xué)中有姓別這樣的別的,有姓同室操戈的戈的,有姓蓋了冒了我的老北鼻的蓋的。這些姓氏難道不比海姓小眾嗎?但他們都是漢族人!
蓋氏圖騰
更有姓神、天、風(fēng)這樣稀有姓氏的,那小眾的程度就不用我說了,難道就因為稀有小眾,就得開除族籍?
更何況,海姓在古今歷史上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名人。
比如唐朝學(xué)者海鵬,明朝安化知縣海源善,當代學(xué)者海聞,《新還珠格格》里紫薇的扮演者海陸等等,還是有名人存在的。
海姓名人
事實上,海姓的起源主要有兩種說法:一說源自姬姓。
傳說黃帝有個兒子叫禺陽即禺號,被封為東海之神。他的子孫后裔有以祖先封號海為姓者。
一說源自以出生地為姓。
據(jù)《姓氏考略》和《姓苑》記載,春秋時,衛(wèi)靈公有個大臣,名春,本齊國人,因出生于海船上,指海為姓,人稱海春。他的后裔以他出生地點海為姓。
海氏圖騰
因此,海姓的起源也是很古老的。當然了,后世部分少數(shù)民族族群在漢化改漢姓的過程中,也會尋找讀音相近的漢姓或者漢字,來作為自己的姓氏。
因此,后世的海姓成了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比如回族、蒙古族、滿族、彝族、藏族、裕固族、土族、土家族、納西族等等,都有海姓的存在。
同樣的情況也存在于馬姓中,滿族的馬姓,主要來自于馬佳氏。蒙古族的馬姓,則來自馬馬氏。而回族中馬姓主要與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譯,特別是與伊斯蘭教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譯有關(guān)。
因為馬與穆諧音,所以古籍許多著述中都將穆罕默德譯作馬哈麻。因此,很多回族人在改漢姓的過程中,便選用了“馬”姓。
影視劇馬皇后
我們之前講到馬皇后,很多人說馬皇后因為姓馬,所以是回族人,這種說法就屬于倒反天罡了。
因此,單憑海這個姓,你是沒有辦法證明海瑞是回族人的!
第二,就是海瑞的先祖叫海答兒。
很多人說海答兒這個名字曾多次出現(xiàn)在波斯地區(qū)以及回回群體里,因此認為海瑞是回族。
事實上,海答兒的前代和后代都是漢名,再往前追溯到南宋時期的祖先是海俅,北宋的高俅是漢人,南宋的海俅就不是漢人了?
海答兒
就因為海答兒這中間一個人的名字不像漢名,就認定整個家族都不是漢人,這顯然是不科學(xué)的。
你要知道,朱元璋恢復(fù)中華的其中一項內(nèi)容,就是要求元朝那些改了蒙古色目姓氏姓名的漢人,恢復(fù)漢姓漢名。這說明元朝漢人改胡姓胡名的現(xiàn)象是存在的。
你比如元成宗大德年間,擔(dān)任中書參知政事、平章政事的梁德圭,他在秉政時期使用的名字是漢姓回回名“梁諳都剌”,即梁·阿卜杜拉。
漢人用回回名
除梁諳都剌外,《延佑四明志·卷二》有一名為“梁阿里”的府判,也疑似為漢人使用回回名。
這也更好解釋了,海答兒前代和后代都是典型漢名,海答兒反而不像漢名了的原因了。
第三,退一萬步講,即便海答兒不是漢人,也不是回族。
我們之前就講過,元末明初之際,回族這個概念還沒有形成,當時統(tǒng)稱色目人。
明朝為了同化色目人,為了促進民族融合,于洪武五年(1372年)發(fā)布文告:“令蒙古、色目人氏,既居中國,許與中國人家結(jié)婚姻,不許與本類自相嫁娶,違者男女兩家抄沒,入官為奴婢。”
在這一政策的規(guī)范下,經(jīng)過明朝200多年的發(fā)展,真正意義上的回回民族才最終形成。
海瑞雕像
也就是說,即便海答兒不是漢人,也只是色目人而不是回族。因為元代的色目人,并不等于穆斯林,這是兩個概念。即便是穆斯林,也并不等于后世的回族。海答兒都不是回族人了,更別說好幾代人之后的海瑞了。
第四,海瑞吃豬肉喝酒,和伊斯蘭教義相違背,說明他不是回教徒。
《明史?海瑞傳》記載:“總督胡宗憲嘗語人曰:‘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大家知道,海瑞是個大清官,平常舍不得吃肉,只在母親過壽時,為了盡孝心,買了2斤豬肉給母親祝壽,說明他和普通漢人一樣,會在重要日子買豬肉吃頓好的。
海瑞買肉
有人肯定說了,原文說的是市肉二斤,沒說是豬肉,會不會是牛羊肉呢?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不可能。因為在明朝,無論在民間還是在宮廷,豬肉都已經(jīng)成為了最主要的肉食來源。
你像《明會典》里記載光祿寺給皇家做飯一年牲口的使用量,豬是18900頭,羊是10750只,牛更少,還只是牛犢,只有40頭,畢竟成年牛是要耕地的,不能亂吃。
《明會典》明朝一年牲口用量
而一頭豬的出肉量又要比一只羊的出肉量多得多,說明在明朝,豬肉已經(jīng)成為了皇家的主要肉食。
民間就更不用說了,宋朝時期民間豬肉就已經(jīng)成為了主要肉食。這也使得人們提到肉,一定指的就是豬肉,而雞鴨魚牛羊肉,則會單獨說明是什么肉。
而胡宗憲是漢人毫無爭議,他口中說出來的肉,則就是毫無爭議的豬肉。即便是真的回民,也會稱豬肉為肉。
比如明代都穆的《都公談纂》就記載了一則小故事:明宣宗曾把自己吃的豬肉賜給都督馬俊,馬俊是回回人,奉命就吃,差點吃進嘴里,宣宗說你是回回人,也吃豬肉嗎?馬俊說,陛下讓我死都行,況食肉耶?
馬俊說肉
馬俊說的是“況食肉耶”,而不是“況食豬肉耶”,說明當時說的肉,指的就是豬肉。
另外,海瑞得罪嘉靖后,被關(guān)進詔獄。嘉靖駕崩后,提牢主事認為海瑞不僅會釋放而且會被任用,就辦了酒菜來款待海瑞。海瑞則懷疑自己會被押赴西市斬首,就恣情吃喝。
這里可以看得出,海瑞是喝酒的,你不可能說他喝的是果粒橙、椰子汁吧!
海瑞吃喝
而海瑞在擔(dān)任應(yīng)天巡撫時頒發(fā)了《督撫條約》,規(guī)定了他視察各府時,地方官場接待他的伙食標準,其中有:“本院到處下程,止雞、肉、魚、小瓶酒等件,不用鵝及金酒。”這里更是證明了,海瑞是喝酒吃豬肉的!
《海忠介公行狀》中也講到他“對酒論文,談古今治亂興衰之故甚悉”,再次說明他是喝酒的!
而正史中也沒有交代海瑞不是漢人,而海瑞的生平事跡生活細節(jié),是典型的漢人儒家士子的典范。他抬棺進諫、飲酒吃肉、推崇周禮,這些都有悖于回民之習(xí)俗與信仰,而是儒家孔孟之道的信徒。
海瑞劇照
《海忠介公行狀》講到海瑞死時的細節(jié),“更衣、沐浴、含殮”,所謂含殮,就是將珠玉或金銀放入死者口中,其入殮方式和漢族是一模一樣的。
第五,海南的瓊山海氏海瑞家族后人都是漢族,他們在解放前就是漢人,后來有沒有更改民族屬性并不相干。這里注意一下,瓊山海氏和三亞海氏不是同宗。三亞海氏是元代色目人海魯丁的后裔,不要混為一談。
第六,2011年第6期《中原文物》刊發(fā)海南大學(xué)社會科學(xué)研究中心閻根齊、海南省博物館王輝山、海口市海瑞墓管理處陳濤所作的《海瑞祖居祖墓調(diào)查報告》。
《海瑞祖居祖墓調(diào)查報告》
此次考古工作,通過對海南省屯昌縣新興鎮(zhèn)石峽村的包括海瑞五世祖海答兒在內(nèi)的海瑞家族墓地的考古發(fā)掘工作證實了,海瑞祖墓的布局與海南古代的地方風(fēng)俗緊密相關(guān),是屯昌縣一帶獨具特色的漢族埋葬風(fēng)俗。顯著區(qū)別于回族的墓地風(fēng)格,進一步確認了海瑞家族的漢族身份。
綜上所述,僅以海瑞先祖海答兒這個名字就認定海瑞是回族,顯然是不客觀的。海瑞的生活飲食習(xí)俗,包括海瑞家族后人,都是漢族,而非回族,對此,諸君怎么看呢?
歡迎關(guān)注“淮下書生”,閱讀觀看更多歷史文學(xué)原創(chuàng)文章和視頻!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及相關(guān)視頻由淮下書生原創(chuàng)撰寫拍攝,非“淮下書生”署名的發(fā)布,皆為抄襲搬運。任何平臺個人禁止抄襲搬運,喜歡可以轉(zhuǎn)發(fā)分享點贊評論關(guān)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