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日報記者 胡楊/文 陳琦嘉 王立群 陳相旭 張驍/攝影
青山環抱,綠水潺潺,承德這座承載著歷史底蘊與發展活力的城市,正以產教融合為筆、校企協作為墨,在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長卷上揮毫潑墨,一幅人才振興與經濟騰飛的時代圖景正徐徐展開。
踏入承德盛乾工廠,現代化生產車間內,數控機床的金屬切削聲與自動化流水線的機械運轉聲交織成激昂的工業樂章。寬城職教中心三年級的學生們圍聚在技術人員身旁,飛速記錄著理論與實踐碰撞出的真知灼見。
在承德縣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高鐵乘務班學生進行禮儀服務實訓。
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畢業生帶領幼兒園小朋友開展體能游戲。
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學前教育系學生們正在上音樂教育課。
這樣沉浸式的教學場景,正是寬城職教中心深耕產教融合的生動縮影。據介紹,該校與北京、天津及縣內41家企業建立起穩固的合作網絡,將課堂搬到生產一線,讓企業車間變身“活教材”。目前,學校開設了農林專業、機電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等多個專業,為企業輸送專門人才。
寬城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校長閆守偉說:“只有讓冰冷的機器成為教材,讓轟鳴的車間化作課堂,職業教育才能培養出真正契合企業需求的實用型人才。”
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畢業生在世紀愛寶幼兒園任教。
寬城職教中心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在專業實訓室學習工業機器人和智能制造課程。
從鋼鐵碰撞的工業車間移步至充滿童趣的幼教課堂,畫風悄然轉變。在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教室手工區里,彩色卡紙在學生們靈巧的指尖翻飛,不一會兒,憨態可掬的動物頭飾、造型別致的立體城堡便躍然眼前;舞蹈房內,幼教專業的學生們伴著音樂,反復練習幼兒舞蹈的每一個動作;書法教室里,學生們圍在老師身旁,目不轉睛地在一撇一捺間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這里的每一門課程,都經過與幼兒園的深度研討打磨。從兒童心理學教學到環創設計實訓,從兒歌彈唱訓練到游戲活動策劃,課程體系完全對標行業需求。“訂單式”培養模式,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實現畢業即能無縫對接崗位。
在承德縣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學生在進行實訓。
寬城職教中心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到承德天海壓力容器有限公司見習。
承德市2025年高校畢業生企業招聘會。
教育的終極價值,在于將人才精準輸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從實訓課堂到就業崗位,承德人社部門搭建的平臺成為連接教育與產業的關鍵紐帶。
在人聲鼎沸的校園招聘會上,京津冀三地企業的展位一字排開:興隆怡達的農產品深加工崗位吸引著農林專業學子,北京科技企業的研發崗前圍滿計算機專業學生,天津幼教機構的咨詢臺被未來的幼兒教師們團團圍住。人社部門精心組織的“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將高校春招與京津冀勞務協作深度融合,讓畢業生不出校園,就能獲得跨區域的優質就業機會。
如今,在承德,課堂與企業的界限逐漸消弭,教育與產業的協同日益緊密。“政府搭臺、校企唱戲、學生受益”的良性生態已然形成。當產教融合的合力持續匯聚,這座城市必將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為區域經濟騰飛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來源:承德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