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 “游客丟失兒童電話手表,環衛工高溫下花 4 小時翻 8 噸垃圾找回” 的新聞引發了廣泛關注,然而,在這看似暖心的故事背后,卻隱藏著諸多值得深思的問題,甚至讓人感到憤怒。
這一事件中,游客盧女士一家的做法,實在是讓人難以認同,她似乎將公眾權益用到了極致,完全沒有把環衛工的辛勤付出當回事,其行為堪稱惡心。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7 月 1 日下午,來自廣東深圳的盧女士一家乘坐高鐵抵達大同,孩子在列車上把兒童手表裝在紙質垃圾袋中玩耍后遺忘。出站發現手表丟失,盧女士向大同南站派出所求助,因手表有定位顯示還在大同南站,判斷被當垃圾處理。
第二天,盧女士本想放棄尋找,可在得知手表定位后,聽從他人建議撥打了 12345 熱線。隨后,大同市新城環境公司工作人員迅速行動,將裝有手表的約 8 噸垃圾轉運至富喬垃圾焚燒發電場空地,兩名環衛工人在高溫下徒手翻找 4 個多小時,最終幫盧女士找回了手表。
先不說一個兒童電話手表是否真的珍貴到如同傳家寶一般,丟了就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找回。在生活中,我們誰還沒丟過東西呢?如果每個人丟了東西,都利用這樣的方式去找,那公眾資源豈不是要被濫用?自己丟了手表,通過定位大概找一下,找不到就算了,再買一個并非難事。
可盧女士一家卻不這么想,三小時內多次撥打 12345 電話,還在社交平臺公布信息,試圖給大同施加輿論壓力。而她也確實成功了,大同文旅的信譽和公眾信任度被她當作工具,讓兩三個環衛工在高溫天氣下耗費 4 個小時去翻找垃圾。
不得不說,這女士的做法實在欠妥,為了一塊手表,如此興師動眾,浪費公共資源,讓人質疑她是否真的把環衛工的勞動當回事。
從她這一系列老練的操作來看,似乎不像是第一次這么做。她理直氣壯地使喚、投訴、召喚公共資源,全然不顧及這背后是環衛工們在承受著額外的勞動負擔。環衛工的職責是維護城市的清潔,他們不是為某一個人服務的。
在高溫天氣下,環衛工本就承擔著繁重的工作,工資也不高,為了幫盧女士找手表,他們又額外增加了巨大的勞動量。而盧女士一家呢,在環衛工辛苦尋找時,自己卻沒有搭把手的意思。最后手表找到了,盧女士一家收獲了失而復得的笑容,可留下的汗水卻是環衛工的。
更讓人不解的是,手表在垃圾堆里找到,即便用紙保住了,誰能保證垃圾里沒有湯水油漬之類的東西,難道盧女士一家不嫌棄臟嗎?如果這手表真這么重要,為何當初不好好保管?這一大家子,在這件事上的表現,像極了精致的利益主義者。
當然,大同文旅在接到投訴后的迅速執行值得稱贊,這說明他們重視游客的訴求,能聽進去并馬上行動,這是非常好的一面。但這件事本身,絕不是什么正能量的典型,反而有些毀三觀。
如果因為一個電話手表就能讓環衛工在高溫下如此折騰,那要是有人丟了黃金戒指、項鏈或者玉石等更貴重的東西,是不是也要投訴,也要讓別人幫忙找,找不到還得讓人賠錢?這樣的邏輯一旦成立,那公眾資源將會陷入怎樣的混亂?
這件事也應該讓我們反思,公眾資源是為了服務大眾的公共利益,不是某一個人用來滿足自己私欲的工具。我們在享受公共服務的同時,也應該多一份理解和體諒,不能濫用這種資源。希望類似的事情不要再發生,也希望大家能明白,環衛工等基層勞動者值得我們尊重,他們的勞動不應被隨意浪費和消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