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錢理群提出過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這個概念。這類人聰明又世俗,擅長表演,總能利用體制和規則達成個人目的。
現實里,他們拿著遠高于平均水平的薪水,享受著完善的保障,工作環境舒適。他們總說歲月靜好,卻看不見這份靜好是靠九成以上勞動者在烈日暴雨中辛苦支撐。他們眼里只有自己,從不關注那些勞動者的處境,更沒想過為他們做點什么。
深圳盧女士的故事,就是對這個概念的完美詮釋。
7 月 1 日,她帶家人坐高鐵去山西大同旅游,孩子在車上玩兒童手表,下車時忘在了車上。這塊表價值 1200 元,換作常人,頂多惋惜幾句、批評孩子幾句就過去了。
但盧女士不這樣。她先找車站派出所幫忙,定位顯示手表可能被混在垃圾里扔了。派出所沒義務幫她找,畢竟是自己弄丟的。第二天,她打了三個多小時 12345 投訴,還在小紅書發了五條帖子。接線員被纏得沒辦法,把事上報給大同市城管局。
面對盧女士這股勁頭,城管局答應幫忙找。按說自己丟了東西,派出所已定位,車站帶到垃圾堆就行。要是手表真重要,盧女士可以自己翻,或者花錢雇人。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最擅長利用規則,她不會這么做。最終,城管局安排兩名環衛工人,花四小時翻了八噸垃圾,把手表找了回來。
這件事還被包裝成正能量,各大媒體報道。《大同日報》標題寫著《在 8 噸垃圾中 “大海撈手表”,大同兩位環衛工感動深圳游客》。盧女士也配合表演,發視頻說:“這次在大同旅游很幸運,這份幸運是善良的人成就的。” 她和城管局領導合影,卻沒跟環衛工人拍一張。
她口中的 “善良的人”,顯然是安排找人的城管局領導。至于翻垃圾的環衛工人,不過是體制機器上的小螺絲,報道里連名字都沒有,就像青島大學中暑去世的 “宿管大爺” 一樣。他們倒沒怨言,反正領工資干活,或許翻垃圾還輕松點。
但網友看不下去了。某大V發問:手表是盧女士的,功勞是某局長的,苦勞是沒名沒姓的環衛工人的?
質疑聲中,城管局說要給環衛工人 “獎勵”。其實這事很簡單,盧女士該給環衛工人付勞務費。按行情,兩人四小時翻八噸垃圾,給五百塊就行。
用市場交易解決,比談什么正能量清爽多了。否則,盧女士一時半會肯定是洗不白的了。
最后,我想問一句,什么時候城管局有權安排環衛工人了?他們不是歸環衛局管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