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科技網訊,7月14日,江西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發布泰和縣建筑垃圾(固廢)資源化循環綜合利用項目(第二次)招標結果公示,江西茂盛固廢資源再生有限公司成功中標,中標金額4172萬元,服務期限14年(含建設期)。
采購需求顯示,泰和縣建筑垃圾(固廢)資源化循環綜合利用項目由泰和縣人民政府授權泰和縣城市管理局與通過公開招標方式取得最終資格的中標人簽訂該項目服務協議,授予對方在經營期內享有泰和縣縣域內建筑垃圾、裝修垃圾、大件垃圾、園林垃圾、市政污泥、余土棄土資源化利用經營權。
項目總用地面積不低于100畝,總建筑面積不低于1.8萬平方米。
項目須滿足建筑垃圾年處理規模達20萬噸、裝修垃圾年處理規模達10萬噸、大件垃圾(含園林垃圾)年處理規模達1萬噸、市政污泥年處理規模達10萬噸、余土棄土年處理規模達20萬噸,年處理總規模達61萬噸。
項目將建設建筑垃圾(余土棄土)處理、大件垃圾(園林垃圾)處理、裝修垃圾處理、市政污泥處理、再生骨料、再生砂、制磚、生物質顆粒、有機肥料、垃圾制氫等生產線各1條。建設產能滿足年產5萬噸再生骨料、6萬噸再生砂、2萬立方米砌塊和地面磚、1萬噸顆粒燃料、1萬噸有機肥、1萬立方米氫氣。
項目由中標人全額自行投資改擴建或新建廠房。
項目實施本著“誰產生、誰付費;誰處置、誰受益”原則,綜合參考周邊市縣做法,并結合泰和縣建筑垃圾的預測產生量及處理規模建議由中標人按建筑垃圾不同種類、不同處置方式實行不同有償收費向建筑垃圾產生對象收取;中標人對建筑垃圾等回收并將其進行再加工成再生材料自主進行銷售,其銷售利潤為中標人所得。
項目收益方式為市場化收費+財政補貼。政府允許中標人參照部門建議的收費標準向建筑垃圾產生方收取。若中標人固廢年處理總量達不到投產年處理總規模80%的情況下,財政采取獎補方式補貼中標人,以投產年處理總規模的80%為基準,中標人固廢年處理總量每低于1個百分點,按中標單價÷30補貼,每年補貼金額不超過中標單價;若中標人固廢年處理總量達到投產年處理總規模的80%及以上,則財政不予補貼。財政補貼結算一年一次,以泰和縣城市管理局的考核清算為依據。
項目建成后,中標人全權負責本項目的經營管理,符合國家的各項法律并遵循環保、應急、政府等多部門相關政策。中標人必須在合同履約過程中,取得有機肥及制氫等相應生產資質,如有違法違規生產經營,由中標人承擔一切后果。中標人不允許接納混有生活垃圾、餐廚垃圾以及工業、醫療等危險廢物。
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建筑垃圾處理率不少于80%,到2027年,授權范圍內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0%以上,到2030年,授權范圍內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以上。
在項目正式運營時,泰和縣城市管理局出臺泰和縣建筑垃圾、裝修垃圾、大件垃圾、園林垃圾、市政污泥、余土棄土管理制度;垃圾運輸應選擇具有合法資質的運輸企業,嚴格落實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6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全面實行建筑垃圾轉移聯單管理的通知》(贛建字〔2025〕3號)有關規定。
財政補貼以城市管理局的考核清算為依據,一年一次結算,每年不超過中標單價。
環衛科技網查詢后發現,該項目于2025年6月4日首次發布招標公告,當時的服務期為服務期28年,但分兩期簽訂,第一期為14年(含建設期),協議到期后,如對方無重大違約責任雙方續簽協議。
6月14日,因“實質性響應的投標人不足三家”而廢標。
6月20日,項目再次發布招標公告,服務期調整為14年(含建設期)。
環衛科技網從企查查查詢發現,中標人系一家民營企業,成立于2024年3月3日,注冊資本200萬元。
該項目雖然通篇未提“特許”二字,但方方面面都帶著特許經營的味道,且聚焦“使用者付費”,并“采取獎補方式補貼中標人”,值得關注!
編輯:zbl
發布:zbl
中環網聲明
1. 凡標明“原創”或來源注明“環衛科技網”的文章,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2. 如需轉載文章請聯系:131 0541 5928(同微信);
4. 本作品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 熱線:0531-8260 736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