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的落地窗外熱浪翻滾,林女士剛結束今天的健身課程,準備收拾東西回家,卻發現手臂像灌了鉛般沉重,雙腿更是不受控制地顫抖,頭也暈暈的,朋友抓緊將她送去醫院。經過檢查發現林女士沒有什么大毛病,只是缺鉀了。
醫生提醒她:一到夏天,像她這樣的病人特別多。好多人覺得天熱吃不下飯、手腳沒力氣是小毛病,根本不知道,這很可能是身體里的鉀不夠用了。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還有經常干體力活的人,稍不注意,缺鉀不僅影響生活,嚴重的還會招來大毛病。
補鉀對身體的 3 個重要作用
1、給心臟當 “小管家”
心臟能一下一下有規律地跳動,全靠鉀幫忙。鉀就像心臟的節拍器,讓心肌收縮、舒張都順順當當的。要是鉀不夠,心跳可能突然變快,或者跳得不整齊,胸口發悶、心慌難受。夏天出汗多,及時補鉀能讓心臟少受累,對中老年人來說尤其重要。
2、讓肌肉 “充滿電”
手腳抽筋、胳膊抬不起來、爬樓梯腿打顫,這些情況都可能和缺鉀有關。鉀負責給肌肉 “傳信號”,讓肌肉正常收縮發力。一旦缺鉀,信號傳不出去,稍微活動一下就累得不行,肌肉還會酸痛。補足了鉀,夏天干活、運動才能元氣滿滿。
3、幫身體 “存住水”
夏天出汗多,不光是缺水,鉀也跟著流失了。鉀能幫身體調節水分,讓水分不隨便跑掉。要是鉀不夠,喝再多水還是覺得口干,尿也少,整個人特別容易疲勞。補點鉀,身體就能更好地利用水分,不會因為脫水頭暈眼花、沒精神。
這3類人最該重點補鉀
1、經常戶外活動或工作的“流汗大戶”
建筑工人、快遞小哥這些在太陽底下干活的人,每天出汗量是普通人的兩三倍,鉀流失得特別快。光靠吃飯補鉀根本不夠,經常下午就犯困,手腳沒力氣,要是中暑了,癥狀也會更嚴重。
2、高血壓患者
鉀和鈉就像一對冤家:鈉會讓血壓升高,鉀卻能把多余的鈉排出體外。夏天大家都愛吃涼的、腌的東西,不知不覺吃進去太多鈉,這時候就更需要鉀來 “平衡”。高血壓病人要是鉀不夠,血壓容易忽高忽低,經常頭暈腦脹。每天補點鉀,血壓才能更穩定。
3、老人和腸胃不好的人
上了年紀的人,消化吸收能力變差,夏天又容易沒胃口,吃得少還挑食,特別容易缺鉀。而且老人對缺鉀不太敏感,有時候走路沒勁、腳步不穩都沒察覺,一不小心就容易摔倒。腸胃不好的人,要是經常拉肚子、嘔吐,鉀也會跟著排出去,千萬要注意主動補鉀。
夏季多吃這4種高鉀食物
1、菠菜
菠菜里的鉀含量特別高,100 克菠菜里就有 311 毫克鉀。不過菠菜里有草酸,直接炒著吃會影響鈣吸收。建議先把菠菜在開水里煮 1 分鐘,撈出來涼拌或者煮湯,比如菠菜雞蛋湯,又清爽又能補鉀,老人小孩都適合吃。
2、香蕉
香蕉的鉀含量在水果里數一數二,而且特別好吸收。早上起來吃一根,能趕走起床時的疲憊;出門在外覺得累了,咬幾口香蕉,馬上就能 “回血”。不過香蕉含糖量不低,糖尿病患者每天別超過半根。
3、土豆
土豆的鉀含量比香蕉還高,100 克里有 342 毫克鉀,而且淀粉多,可以當主食。夏天做點土豆泥,或者清蒸土豆,切塊燉菜也不錯,別吃油炸的就行。用土豆代替三分之一的米飯,既能補鉀,還能少攝入熱量,簡直是減肥人的上上之選。
4、海帶
干海帶泡發后,鉀含量豐富,還含有膳食纖維和碘。夏天用海帶燉冬瓜湯,清熱解暑又補鉀;或者涼拌海帶絲,加點醋和蒜末,特別開胃。不過泡海帶的時候多換幾次水,這樣能去掉不少鹽分。
補鉀雖好,但不是越多越好。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 2000 毫克左右的鉀,正常吃飯就能滿足,除非醫生說嚴重缺鉀,否則沒必要大補特補或者吃藥補。補太多鉀反而會惡心,心跳變慢,腎臟不好的人更得注意,一定要聽醫生的建議調整飲食。
記住,想在夏天保持活力,不被缺鉀拖后腿,從今天開始,就讓這些高鉀食物常上餐桌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