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海南萬寧7月14日電 (記者 張茜翼)“種下咖啡樹,代表我們扎根在這里。”在僑鄉(xiāng)海南省萬寧市興隆咖啡文化園內,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陳家文和同伴們一起揮動鐵鍬,挖坑、扶苗、培土,親手種下一株株咖啡樹苗,“我和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聯(lián)系”。
7月13日,參加2025海外華裔大學生海南研習活動的海外華裔大學生在海南省萬寧市興隆咖啡文化園種下咖啡樹。中新網記者 駱云飛 攝
7月13日,參加2025海外華裔大學生海南研習活動的海外華裔大學生,走進興隆咖啡文化園這座浸潤著深厚華僑記憶的文化地標,了解興隆咖啡的歷史與工藝,領略僑鄉(xiāng)文化。
步入園區(qū)的咖啡文化館,時光仿佛被拉回上世紀50年代。當時,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歸僑在興隆華僑農場安家,帶來咖啡種子和種植技術,更將喝咖啡的習慣、制作和沖泡手藝深植于此。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第一家咖啡廠——興隆華僑農場(太陽河)咖啡廠在此成立,開啟了從無到有的咖啡事業(yè)。
7月13日,參加2025海外華裔大學生海南研習活動的海外華裔大學生來到海南省萬寧市興隆咖啡文化園,了解興隆咖啡的歷史與工藝。中新網記者 駱云飛 攝
“興隆咖啡的獨特之處在于其特殊的加工工藝。”興隆咖啡文化園負責人葉劍介紹道,歸僑們摸索出的秘方是在咖啡豆炒制時加入牛油和砂糖,這種工藝使得興隆咖啡即便不加糖和奶,依然醇厚濃郁、滿屋飄香,而被稱為“興隆華僑傳統(tǒng)風味咖啡”。
在現(xiàn)代化咖啡工廠的參觀走廊,海外華裔大學生透過玻璃幕墻看到自動化設備有序運轉,墻外展示著興隆華僑農場(太陽河)咖啡廠的歷史影像。先進機械生產力與非遺焙炒工藝的視覺交匯,讓咖啡的醇香在時光流轉中愈發(fā)濃郁。
2020年,正大集團全面接手興隆咖啡產業(yè),推動傳統(tǒng)工藝與現(xiàn)代技術融合。如今的興隆咖啡,已從單一的傳統(tǒng)炭燒口味,擴展到純品咖啡、掛耳咖啡、拼配咖啡豆、冷萃凍干粉等多種產品,并創(chuàng)新推出“紅酒日曬”“啤酒花厭氧日曬”等風味的咖啡,受到市場歡迎。
7月13日,參加2025海外華裔大學生海南研習活動的海外華裔大學生在海南省萬寧市興隆咖啡文化園種下咖啡樹,并與自己種植的樹苗合影留念。中新網記者 駱云飛 攝
來到種植示范園,海外華裔學子頭頂烈日,三人一組,栽下一株株咖啡樹苗,并與自己種植的樹苗合影留念。鏡頭里定格的笑顏,與青翠幼苗相映成趣。
一塊寫著“2025海外華裔大學生海南研習行·咖啡友誼林”中英文字樣的標志牌,立在新栽的咖啡樹苗旁,承載著“雙向奔赴”的期許——既是華裔新生代對文化根源的追尋,也是海南自貿港對四海僑青的召喚。
“從了解咖啡生產鏈到親手種樹,讓我對興隆的僑鄉(xiāng)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的劉家涵認為,這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等到三、四年后咖啡樹開花結果,一定會邀請朋友前來品嘗”。
從1952年咖啡廠的艱辛創(chuàng)業(yè),到如今匠心獨運的技藝傳承;從南洋遠渡而來的咖啡種子,到現(xiàn)代化生產線飄散的濃郁醇香——興隆咖啡文化園歷經歲月沉淀,于今年3月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成為集咖啡種植、生產加工、文化體驗和生態(tài)觀光于一體的綜合性園區(qū)。
如今,海南自貿港建設為咖啡產業(yè)發(fā)展注入新動能。葉劍說,公司從巴西、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等國家進口咖啡生豆,研發(fā)加工滿足不同地區(qū)、口味的咖啡豆,“我們將依托‘買全球、賣全球’優(yōu)勢,讓海南咖啡香飄世界”。(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