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禮不要鮮花,不請賓客,所有珠寶捐給山區學校。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聽到這些話的李連杰,居然能不問原因甚至不做任何反對,默默記下了女兒的要求。
明明老來得女是件高興事,為何李連杰會對生病的女兒這么冷漠?
這些年網絡上關于李連杰的“死訊”傳聞層出不窮,每次看到這樣的消息,他總是笑笑,毫不在意。
他甚至覺得,自己的名字能給自媒體帶來流量,也算是一種“貢獻”。
這種態度,乍看讓人覺得有點“怪”,但細想卻能感受到他的豁達。
其實李連杰的身體狀況并不樂觀,十幾年的甲亢讓他長期忍受病痛,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更讓他患上了創傷后應激障礙。
每次下雨,他都會夢到女兒被黑色的海水吞沒。
他說:“幾百年后,一切都是空的,名利權情,不過過眼云煙。”這種淡然的態度,源于他對死亡的坦然接受。
他不參加親人葬禮,不是冷漠,而是覺得“誰家不死人”,與其沉浸在悲傷中,不如珍惜當下的每一天。
不過相比他對死亡的態度,李連杰的婚姻情況才是真的讓人津津樂道。
他與前妻黃秋燕育有兩個女兒,李思和李苔蜜,與現任妻子利智也有兩個女兒,Jane和Jada,然而兩段婚姻,四個女兒,命運卻截然不同。
有人說他與黃秋燕的婚姻結束得并不體面,1988年,李連杰因拍攝《龍在天涯》遇到了利智,迅速墜入愛河,甚至不惜凈身出戶與黃秋燕離婚。
當時黃秋燕懷著二女兒李苔蜜,獨自在美國面對生活的艱難。
后來她因無力償還房貸,房子被收,帶著兩個女兒過著清苦的生活。
李連杰雖然接回兩個女兒,但因為顧慮利智的感受,將她們交給北京的母親撫養。
小小年紀的李思和李苔蜜,少有父母陪伴,性格沉靜內斂。
盡管如此,近年李連杰與李苔蜜的關系逐漸回暖。
2023年,他在微博曬出與李苔蜜的合照,女兒作為眼科醫生為他檢查眼睛,父女間的溫馨讓人感動,也打破了外界關于他們不和的傳聞。
不過他與利智的家庭卻完全不同,利智婚后幾乎切斷了所有社交,專心相夫教子,家中財產高達20億,全由她打理。
他們的兩個女兒Jane和Jada從小生活在豪宅,享受優渥的生活。
然而錦衣玉食并不能保證幸福,小女兒Jada在7歲時確診抑郁癥,12歲時嘗試自殺,疫情期間病情復發,一度危及生命。
面對女兒的痛苦,李連杰選擇了與眾不同的方式。19歲時,Jada突然對他說:“爸爸,我有事要交代。”
他沒有勸阻,而是打開電腦,認真記錄女兒的“后事安排”:葬禮不要鮮花、不請賓客,藏品捐給山區學校,骨灰盒要用紫檀木,甚至指定了葬禮的背景音樂。
這種冷靜的溝通方式,在外人看來或許“冷血”,但在李連杰看來,這是對女兒意愿的尊重。
但要說起他對生命的看法為什么會這么坦蕩,還要從他以前的經歷說起。
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徹底改變了李連杰,那次災難中,他帶著4歲的Jada度假,海水突然襲來,他拼盡全力將女兒舉過頭頂,逃出生天。
這次經歷讓他患上創傷后應激障礙,也讓他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
他創立了壹基金,救助了87萬名災民,這個過程不僅幫助了別人,也治愈了他自己。
曾經的他患有自閉癥,害怕公開場合,但為了慈善,他主動求人捐款,慢慢走出了心理陰影。
然而慈善事業也讓他一度忽略了家庭,Jada的抑郁癥讓他意識到,自己忙于“救別人家的孩子”,卻差點忽略了自己的女兒。
為此他解散了保鏢團隊,推掉好萊塢片約,專心陪伴Jada。
一次在紐約中央公園,Jada因抑郁癥發作蹲在鴿群中尖叫,李連杰也跟著蹲下,任由鴿子撲到他頭上。
這種默默的陪伴,成了父女間最珍貴的紐帶。
如今李連杰的財富高達20億,但他從不過問,全交給利智管理。他喜歡簡單的生活,一碗小米粥、一盤炸醬面就能讓他滿足。
不過對于女兒的教育,他和妻子利智卻完全不同,不同于李連杰的開明,利智對女兒的教育可以說是非常嚴格。
Jada7歲就要背誦《誡子書》,學習“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或許也正是這種嚴格的教育,才讓女兒早早患上了抑郁癥,但具體原因外人無從知曉。
對此李連杰也在反思自己的不足,他覺得女兒變成這樣,他自己也有一定的責任,而現在的他也在學習陪伴女兒,嘗試以“朋友”的身份與她溝通,幫她走出低谷。
其實這些事情如果李連杰不說,外界是無從知曉的,如今他終于在采訪中說出來,也讓人看到了功夫皇帝脆弱的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