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突然宣布,原定于7月14日啟動的200億美元反擊措施將被推遲,歐盟將繼續尋求通過談判解決和美國之間不斷升級的關稅爭端。
這一決定掀開了歐美貿易戰的最新一幕,也點燃了外界對歐盟立場逆轉的極大好奇——歐盟為何在關鍵時刻突然“認慫”?又是誰讓這位“歐洲鐵娘子”低頭?
其實早在四月,美國就開始醞釀對歐盟的新一輪關稅重拳。從鋼鋁行業入手,一步步加碼,先是10%的基礎稅率,緊接著翻倍至50%,接著又將汽車零部件納入清單,稅率高達25%。
整整三個月時間,歐盟在美國的“關稅絞索”之下苦苦掙扎,直至7月初,美國白宮終于“下最后通牒”:8月1日起,30%的全面關稅將正式生效。
歐盟并非沒有準備。在特朗普發起這場關稅攻勢初期,法國總統馬克龍與馮德萊恩雙雙表態,稱“歐洲不懼貿易戰”。歐盟委員會內部也早早制定好了反制措施,一紙清單,200億美元的報復關稅,原計劃在7月14日正式啟動。
但就在最后一刻,歐盟選擇了退讓。馮德萊恩親自宣布延遲反制,稱“仍希望通過談判避免徹底撕破臉”。這個舉動讓外界錯愕,也徹底坐實了歐盟在特朗普極限施壓下日漸軟化的事實。從“以牙還牙”到“以和為貴”,歐盟的態度轉變之快,令人始料未及。
白宮方面卻毫不領情。特朗普的經濟顧問哈塞特在記者會上直言:“現在的協議遠遠不夠好,如果歐盟不再讓步,美國將毫不猶豫實施下一輪關稅。”這句話直接點破了歐盟的尷尬處境:妥協并未換來對等善意,反而成了新一輪壓榨的起點。
背后的博弈其實遠比表面復雜。馮德萊恩的聲明并非一時沖動,而是歐盟內部經過多輪博弈后的“集體決定”。27個成員國中,大多數希望避免與美國正面沖突,尤其是德國與法國,工業與奢侈品出口依賴美國市場,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引爆內部經濟危機。
美方的步步緊逼也讓歐盟“進退維谷”。不僅關稅不斷加碼,美國還對歐盟發出“禁止反制”的信函,威脅一旦歐盟啟動報復,將立即取消一切豁免待遇。
更令人驚愕的是,連技術層面的合作也被牽扯進來,歐盟不得不宣布暫停對美國科技企業征收數字稅,徹底暴露了其在產業鏈上的巨大依賴。
這個時候,中國的做法成了鮮明對比。在面對同樣的“關稅大棒”時,中國不僅沒有退讓,還堅決反擊。
無論是對白宮的反制措施,還是對美國農產品、能源出口的限制,中國展現出了強硬與智慧并存的底氣。最終,美方不得不低頭,簽下了新的關稅協議,這場博弈中,中國贏得了尊重與空間。
歐盟呢?卻似乎走上了另一條路。不是反制,而是退讓;不是堅持,而是“談判優先”。馮德萊恩的“緩兵之計”并沒有換來喘息時間,反而讓特朗普看到了榨取更多利益的可能。在華盛頓眼中,歐盟已經從盟友變成了待宰的羔羊。
更讓人擔憂的是,歐盟的這種妥協已形成“慣性”。從數字稅讓步,到關稅延期,再到對醫療器械、航空零部件可能接受10%的“最低基準稅”,歐盟一退再退的姿態讓人不禁聯想到歷史上的“綏靖政策”。
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押韻。從一戰到二戰,歐洲國家在面對強敵時的保守與猶豫,早已付出過慘痛代價。如今,在美國重啟“經濟戰車”的時刻,歐盟是否還在幻想用“拖”來過關?
其實歐盟并非沒有底牌。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聯盟,擁有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傳統工業強國,本可以與美國一爭高下。可惜的是,歐盟委員會的主導者似乎更愿意做“美國的配角”而非“歐洲的主角”。
尤其馮德萊恩的身份也備受質疑。多位歐洲議會議員甚至發起了對她的不信任投票,認為她的許多決定更符合美國利益,而非歐盟自身戰略。雖然暫時保住了位置,但她是否代表了歐洲人民的真正訴求,已經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與此同時,中國與歐盟的關系也面臨變數。盡管中國多次主動釋放善意,提出加強中歐經貿合作、共同維護多邊貿易秩序,但歐盟卻一邊在中歐電動車談判中遲遲未展現政治意愿,一邊出臺限制中國企業參與歐盟醫療器械項目的措施,甚至對白蘭地、醫療設備等采取歧視性政策。
中國的回應則精準有力。不僅對白蘭地征收反傾銷稅,還對歐盟部分乳制品展開反補貼調查,一系列反制措施直擊歐盟的要害產業。這也表明,中國在維護自身利益上毫不手軟,絕不會容忍任何形式的貿易霸凌。
歐盟如今陷入“兩面受敵”的尷尬局面。對美國讓步,換不來和平;對中國設限,招致反制。若繼續兩頭討好,最終可能兩頭失利。尤其在當前全球局勢劇烈動蕩之際,歐盟更應清醒認清形勢,找到自身真正的戰略支點。
從歷史、現實到未來,歐盟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妥協并非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更不是維護尊嚴的手段。只有堅定立場,才能贏得尊重;只有獨立自主,才能走得更遠。
特朗普的算盤打得很精,歐盟若再不警醒,恐怕真的只能淪為“經濟附庸”。馮德萊恩的“緩兵之計”能否真的換來轉機,還是會成為美國新一輪施壓的引爆點,值得全球持續關注。而中國,將繼續以堅定、理性、獨立的姿態,推動構建更加公平、透明、平衡的全球經濟秩序。
歐盟推遲反制措施的背后,是對美國壓迫的妥協,也是戰略自主性的缺失。在全球經濟格局重新洗牌之際,歐盟的每一次退讓,都可能成為未來更高代價的開始。相比之下,中國的堅決與智慧,已成為全球博弈中的堅強力量。
信息來源:
[1]歐盟推遲反制美國關稅,“計劃與加拿大和日本進行接觸” 觀察者網
[2]美對歐盟墨西哥要征30%關稅,多國“協商如何減少對美依賴” 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