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拉卡拉因信用卡違規套現問題再次引起關注。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一些支付機構的門店內,個人用戶無需實體經營資質,僅憑虛假信息就可完成商戶注冊,進而實現違規套現,國內知名第三方支付機構——拉卡拉也赫然在列。
據報道,一拉卡拉官方授權數字門店店員表示,個人辦理POS機基本上都是用來做信用卡套現。而除此以外,拉卡拉銷售人員還向個人用戶介紹如何利用商戶收款二維碼(碼牌)進行信用卡套現。
有知情人士稱,POS機代理隊伍魚龍混雜,冒充拉卡拉代理商的人不少。但即便是拉卡拉的代理商,也會存在不合規的情況。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而這并非拉卡拉首次因合規問題引發關注,其在發展歷程中已多次因各類違規行為遭受處罰。天眼查顯示,2019年至今,拉卡拉多次受到行政處罰,處罰總金額達到1729.08萬元。其中,處罰單位包括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市分局,處罰事由包括未落實交易信息真實、完整、可追溯要求;未按規定設置收單銀行結算賬戶;未與商戶簽訂受理協議;未嚴格落實商戶實名制要求……
圖片來源:天眼查
官網介紹,拉卡拉成立于2005年,于2011年首批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是國內領先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于2019年4月25日登陸深交所。2025年6月16日,拉卡拉宣布,擬赴港上市,當前,公司正在與相關中介機構就本次H股上市的具體推進工作進行商討,相關細節尚未確定。其在公告中表示,赴港IPO主要是為了推進國際化發展戰略,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打造國際資本運作平臺,加快數字貨幣在跨境場景的應用,進一步提升公司國際競爭力。
赴港上市對拉卡拉而言,或許是公司更進一步的重要舉措,但鑒于其此前多次面臨合規問題,有觀點認為,這使得其赴港上市之路具備不確定性。
另外,擬赴港上市,也讓拉卡拉的股東動態以及業績備受外界關注。7月1日,拉卡拉宣布,聯想控股將在2025年7月23日至2025年10月22日的三個月內,以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減持后,聯想控股持股比例由26.54%降至23.54%,仍是公司大股東。
圖片來源:拉卡拉公告
據拉卡拉5月發布的公告,6月12日至9月11日,拉卡拉創始人、大股東孫陶然的弟弟孫浩然出于個人需求,也將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1927.09萬股,即不超過剔除回購股份后公司總股本的2.45%。
4月1日到6月30日,拉卡拉股價總體上漲,收盤價從16.88元/股飆升至33.45元/股。7月1日開始,出現下跌。截至7月14日收盤,報28.56元/股,總市值為225.08億元。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大股東接連減持背后,一方面或許是因為穩定幣相關概念炒作影響,拉卡拉股價上漲,大股東想及時套現;另一方面或許是因為拉卡拉業績下滑,使得股東認為公司未來發展受限。
業績方面,拉卡拉確實面臨一定壓力。財報顯示,2024年,拉卡拉實現營業收入57.59億元,同比下滑2.9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1億元,同比下滑23.26%。分產品來看,拉卡拉來自三大業務的營業收入均同比下滑,其中在營業收入中占比達到89.7%的支付業務,同比下滑0.27%;科技服務業務與其他分別同比下滑18.43%和23.98%。可以看到,目前,拉卡拉還較為依賴支付業務。
圖片來源:2024年財報
2025年一季度,拉卡拉業績的兩大指標——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滑幅度進一步擴大,前者同比下降13.01%,后者同比下滑幅度達到51.71%。
大股東接連減持,容易讓投資者認為其對公司未來的發展信心不足,而業績表現不佳則會影響港股投資者對拉卡拉的認可。再加上合規風險,拉卡拉的港股IPO之路面臨挑戰。
圖片來源:罐頭圖庫
但拉卡拉沖刺港股并非毫無依仗。作為首批摘得央行支付牌照的支付機構“元老”,其深厚的行業積淀是硬實力。疊加當前政策對金融科技創新開放包容的明確導向,正為其上市之路鋪設有利的外部環境。
總體而言,赴港IPO如拉卡拉公告所說,有望讓其邁上一個新臺階。但這條道路并非坦途,合規問題、股東減持、業績承壓等,都是需要正視的挑戰。拉卡拉若想真正實現競爭力的躍升,更應該在合規整改、業務突圍等方面拿出實打實的成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