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浙江溫州樂清市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
發布了一起死亡病例
一名老伯在家做飯時
在處理青蟹的過程中
不慎被其腿刺傷左手
在被刺傷23小時后
老人的左手臂出現明顯紅腫熱痛
并伴有頭暈乏力癥狀
遂被家人送往醫院急診
隨后醫生當機立斷
為其行左上肢截肢術
令人沒想到的是
經過9天時間搶救
老人仍不幸離世
01
清洗青蟹時被刺傷
23小時后就醫生命垂危
據醫院文章稱,該老人的左手被蝤蛑(青蟹)刺傷后,本以為只是小傷,貼上創可貼了事。之后,手部傷口有些腫脹,但老人也沒有及時到醫院就診。
在被刺傷23小時后,第二天一大早,老人的左手臂出現明顯紅腫熱痛,并伴有頭暈乏力癥狀,遂被家人送往樂清市人民醫院急診。急診驗血顯示:肌酐 179.30μmol,醫生診斷后考慮為“膿毒性休克創傷弧菌感染和急性腎衰竭”,并因病情隨時可能變化,立即將患者收入重癥醫學科治療。
入住重癥醫學科病房后,老人的呼吸費力,胸悶,左上肢疼痛明顯,評估疼痛NRS評分3分,醫生用敏感雙聯抗生素、機械通氣等對癥支持治療。入科1小時,老人的上肢傷情進展迅猛,出現了壞死性筋膜炎,手外科急診行“筋膜皮瓣移植術+軟組織病損切除術+筋膜間隙切開減壓術”,不曾想局部清創效果不佳,老人的左上肢傷情繼續惡化并出現了腎衰表現,醫生當機立斷為其行左上肢截肢術,術后又進行血液透析治療。遺憾的是,經過9天時間的搶救,老人還是不幸離世。
02
致死率極高!
如何預防創傷弧菌感染?
青蟹在溫州當地被習慣稱為蝤蛑,它棲息于溫暖而鹽度較低的淺海,體呈橢圓形,青綠色,頭胸甲短而寬,肉質細嫩腴美,是當地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美食。
創傷弧菌也叫“食肉菌”。人體被創傷弧菌感染也稱壞死性筋膜炎,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感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時清除,會導致中毒性休克,嚴重者會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據悉,創傷弧菌,廣泛存在于近海海底、海底淤泥和和海產品中,分布極廣,富含蛋白質的牡蠣、毛蚶、貽貝、對蝦的污染率和污染水平較高,海魚中該菌的污染水平較低,在淡水魚蝦中較少見。
感染創傷弧菌后,48小時內死亡率會達到50%以上,如果超過72小時未接受有效治療,則感染的死亡率將會趨近100%。
一旦感染創傷弧菌,其局部癥狀有紅腫熱痛(小傷口突然變“火山口”,周圍皮膚發燙、發紫)、閃電潰爛(24小時內可能出現流膿、發黑、起水泡);全身癥狀有高燒寒戰(體溫飆到39℃+,冷得直哆嗦)、血壓跳水(頭暈眼花、冒冷汗——休克前兆)、上吐下瀉(腸胃像被“海鮮刺客”捅了刀子)。
03
海洋創傷弧菌青睞哪些人群?
紹興市人民醫院SICU主任孫雪東告訴記者,創傷弧菌更青睞酒精性肝硬化;原有肝病以及慢性肝炎的患者;喜歡酗酒,但沒有肝病記錄;遺傳性血色(鐵)沉著??;有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地中海型貧血、慢性腎衰竭、淋巴瘤患者。
感染一般有兩種途徑,一是身體上有傷口,導致食肉菌乘虛而入;二是生吃貝類,尤其是牡蠣后容易感染。
“創傷弧菌這個‘海洋殺手’雖然兇險,但完全可以預防。”孫雪東強調道,有時候處理海鮮時的一個防護手套,受傷后的一次徹底消毒,很有可能就是守護生命的關鍵防線。如果不慎受傷并出現疑似癥狀,請立即就醫。
此外,創傷弧菌具有嗜鹽性,切勿使用生理鹽水或將鹽撒到傷口上,以免加重感染。
再次提醒:處理海鮮請戴手套!
處理海鮮時:應戴厚橡膠手套(防刺穿);使用專用工具(避免徒手開生蠔/螃蟹)。
受傷后:如果不小心被魚蝦蟹刺傷,應立即將血擠出,用清水沖洗,并用碘伏或酒精徹底消毒,別用生理鹽水或直接撒鹽(可能加重感染);如果傷口紅腫加劇、發燒、頭暈,哪怕只有1小時,也要立刻去醫院。
食用海鮮時:應徹底煮熟(沸水>5分鐘);避免用傷口接觸腌漬生海鮮汁液。
04
生活中這幾個場景都需要戴手套
1.清洗處理海鮮產品如魚類蝦蟹時:居家可佩戴較厚的橡膠手套,專業的海產品售賣、加工商戶可選擇專業的防護手套,確保有效防止魚骨、魚刺和蟹鉗等刺破手套。
2.清洗加工生鮮肉品如雞鴨牛羊肉時:佩戴手套防止鮮肉的血液、體液污染雙手,此時可選用適宜型號的乳膠手套或丁腈手套以便于操作。
3.在山藥去皮、桃子清洗等宜引起過敏的操作時:過敏人群宜佩戴手套,防止皮膚直接接觸其粘液或皮毛等引發過敏。
4.廚房洗涮清潔時:尤其是飯店大量餐具清洗消毒時,宜戴長袖戴橡膠手套,防止雙手被餐具表面微生物和油污污染。尤其是在使用鐵刷、鋼絲球等尖銳、粗糙的清潔用具時,戴手套可防止清潔用具損傷皮膚。
5.衣物清洗消毒時:戴手套可保護雙手不被洗滌劑刺激和化學傷害,尤其是使用化學消毒劑浸泡消毒時,佩戴手套可防止化學消毒劑傷害。
6.衛生掃除時:清潔或消毒便器時,因便器微生物污染嚴重,戴手套可以有效避免手部直接接觸其表面殘留的腸道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降低感染風險。
7.清除寵物糞便時:戴手套防止糞便內大量的腸道微生物污染到手部皮膚。
文章轉自:中國醫學論壇報
綜合整理自:央視網、青島日報、湖北日報、樂清市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澎湃新聞、河南疾控。
請把這篇文章轉發提醒所有人
我是巍子,急診科醫生,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急救技能和健康知識!這個公眾號幫過許多人,救過許多命!
遠離悲劇,健康平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