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學
自帶“編制光環”!
90%畢業生直接進
公務員系統
想畢業直接端“鐵飯碗”?這些大學堪稱“公務員的搖籃”!專業對口、定向培養,90%以上畢業生直接進入體制內,省去千軍萬馬擠國考的煩惱。今天就來盤點這些自帶“編制光環”的高校,提前規劃,贏在起跑線!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中辦直屬的“神秘高校”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是一所為全國各級黨政機關培養密碼保密和信息安全專門人才的普通高等學校,學院隸屬于中共中央辦公廳。
主管部門/
中央辦公廳
強強聯合/
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聯合培養(信息與通信工程A,計算機科學與技術A-),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聯合培養(網絡空間安全),與國內最頂級的大學里面的A類學科合作培養專業人才。
提前批錄取/
提前批錄取學院,并且有體檢和政審
就業保障/
該校學生為國家各級黨政機關培養人才,大四就會進入各省機關招聘視野,保證就業率,2022年就業率達到96.77%,其中在黨政機關就業率達95.35%,毫不客氣的說,出道即巔峰。
就業情況
在目前考研熱的背景下,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顯得十分另類。學校絕大部分的本科畢業生,并沒有太大的考研欲望。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的學生,在大四上學期組織統一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成績出來后,學校給每個學生發分為A、B、C、D四個等級的公務員證書。其中拿到A等級的學生有機會進入國家部委、省級和地市級的政府機關,以機要通信部門為主。另外,A證通過率高達到70%以上。
通過了國考后,學校會向用人單位推薦,這些單位一般都是各省市的黨政機關,或者是很多保密、安全等部門。
流程大概是參加國考筆試,按分數分級,各省市根據需要到學校進行招聘,學生報名面試,綜合成績擇優錄取。
錄取條件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和普通的工科大學兩個最大不同,第一它是在提前批錄取,第二對考生身體素質有要求和需要政審。
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應屆普通高中畢業生,未婚,年齡不超過20歲;
2.團員或預備黨員;
3.父母、兄弟姐妹未在境外工作(不含公派出境)、生活、定居,未在境外駐華機構工作;
4.雙眼矯正視力均不低于4.8(對數視力0.6)
5.高考報考語種為英語。
6.根據投檔成績,進行面試,政審,優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
7.面試和政審都是由各省的省委機要系統組織進行。
02#
上海海關學院
海關系統的“直通車”
一、就業概況與地域分布
總體就業率與升學情況上海海關學院在浙江省的就業率保持高位,2024屆本科生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約89%,年終就業率預計超90%。畢業生主要流向海關系統(占比約41%)、外貿企業(20%)、金融機構(12%)及物流企業(10%)。
升學情況
約11%的畢業生選擇深造,主要進入浙江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高校攻讀碩士,另有部分赴英國、澳大利亞等QS前100高校留學。
浙江就業市場特點
海關系統主導:浙江作為外貿大省(2024年外貿進出口額超5萬億元),海關崗位需求旺盛。上海海關學院畢業生通過國考進入杭州、寧波、舟山等海關的比例較高,2024年浙江省海關系統錄用該校畢業生約200人,占全國海關招錄該校畢業生總數的53%。
黨政機關
49.5%的畢業生進入海關、稅務等政府部門,其中90%以上為浙江省內海關崗位。
國有企業
約3.3%進入中遠海運、浙江省海港集團等國企,多從事關務管理、國際物流協調等工作。
二、薪資水平與職業發展
1、薪資結構與行業對比
初級報關員月薪約6000-8000元,3年以上經驗者可達1.2-1.5萬元;
供應鏈經理年薪約20-30萬元,但需承擔高強度工作(如24小時通關協調)。
應屆生起薪:本科畢業生月薪約10000-12000元(含基本工資、崗位津貼及績效),年終獎約3-5萬元,年收入約15-18萬元。
資深崗位:工作5年后,年薪可達20-25萬元(如杭州海關稽查科科長),公積金雙邊合計約8000元/月。
海關系統、外貿/物流企業、金融機構:銀行國際業務崗起薪約8000元/月,3年后可達1.5-2萬元/月,略高于浙江金融業平均水平。
2、地域薪資差異
杭州、寧波:薪資水平最高,海關崗位年薪普遍超20萬元,外貿企業高管年薪可達50萬元;
溫州、紹興:薪資較杭州低約15%,但生活成本較低,實際購買力差距縮小;
舟山:港口相關崗位薪資較高(如船舶代理公司年薪18-25萬元),但工作環境相對艱苦。
三、核心優勢與競爭壁壘
1、海關系統政策紅利
崗位壟斷性
全國僅上海海關學院和對外經貿大學開設海關類專業,浙江省海關崗位招錄中,該校畢業生占比超60%(2024年數據),競爭比普通崗位低80%。
屬地化招錄傾斜
浙江海關對本地高校畢業生有隱性偏好,2024年杭州海關錄用該校畢業生中,浙江籍生源占72%。
專業壁壘與考公優勢
提前批專業
海關管理、海關檢驗檢疫安全、海關稽查為海關總署直屬特色專業,考公時可報考“海關管理類”專屬崗位(全國年招錄超1000人),2024年浙江省此類崗位錄用該校畢業生占比達85%。
普通批風險
法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專業需與浙江大學、浙江工商大學等高校競爭,部分學生進入中小企業,薪資普通。
03#
人民公安大學
公安系統的“黃埔軍校”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是公安部直屬的全國公安系統最高學府,始建于1948年,前身為華北公安干部學校,1984年正式更名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校主校區位于北京市西城區,占地1200余畝,被譽為"共和國警官的搖籃"。
一、辦學層次與定位
本科教育
學校開設20余個公安類專業,涵蓋法學、工學、管理學等多學科領域。
研究生教育
擁有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資格,是全國首批公安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在職培訓
承擔全國公安機關領導干部、業務骨干及國際執法合作培訓任務。
二、、辦學層次與定位
入警率超95%
通過公安聯考后分配至全國公安機關
主要去向
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移民管理局等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發布了 2023—2024 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精選了就業和深造情況如下:
浙江省近三年招生數據
04#
外交學院
外交官的“搖籃”
外交學院被譽為“中國外交官的搖籃”。 建校近 70 年來,學院為國家培養了 2 萬余名優秀畢業生,其中近 600 人擔任駐外 大使,多人擔任外交部、國防部等國家重要部門的發言人和全國 “兩會”新聞發布會等重大場合黨和國家領導人翻譯,在中央各 部委、地方黨政機關、各省(區、市)外事辦公室、新聞媒體和 金融科技等行業均有學校的畢業生。據統計,當前活躍在外交一 線的外交官中,平均每 6 名就有 1 名外交學院的畢業生,每 4 名 高級外交官就有 1 名來自學院,外交部翻譯司約一半的英語高翻 畢業于學院。
一、2022屆就業
2022 屆本科畢業生分別來自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英語系、外語 系、國際法系、國際經濟學院等 5 個院(系),外交學、英語、翻譯、法 語、日語、西班牙語、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等 9 個本科專業。
截至 2022 年 8 月 31 日,畢業去向落實率為90.61%
截至 2022 年 10 月 31 日,畢業去向落實率為 93.09%
截至 2022年 12 月 31 日,畢業去向落實率為 96.96%
三、工作情況
1、就業單位
2、就業行業
3、重點單位
2022 屆本科畢業生中,入職外交部人數占簽約就業總人數的 36.36%, 較 2021 年增加 1.27%,入部人數比率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
05#
國際關系學院
保密單位的“后備軍”
國際關系學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是財政部“小規模試點高校”,是以外語、國際問題為教學科研的全國重點大學。學院主要以培養國際關系、外交學、外語、國際政治等涉外領域的人才為主。
一、2024年招生計劃
2024年學校面向全國30個省市招生(西藏沒有招生計劃),2024年的招生計劃數量分別是:本科普通類提前批次招生518人,國家政策類招生42人,合計起來就是560人。
各個省份的招生計劃分別是:
提前批普通類招生計劃:京42人、津18人、冀24人、晉8人、內蒙古8人、遼14人、吉14人、黑16人、滬10人、蘇24人、浙26人、皖24人、閩20人、贛20人、魯30人、豫24人、鄂20人、湘22人、粵30人、桂12人、瓊8人、渝14人、川22人、貴14人、云20人、陜10人、甘6人、青6人、寧6人、新6人。
國家政策類招生計劃:冀2人、晉2人、皖4人、豫4人、湘2人、渝2人、云4人、陜4人、甘4人、新3人;不分省份11人。學校開設20余個公安類專業,涵蓋法學、工學、管理學等多學科領域。
二、就業分析
國際關系學院畢業生就業方向主要包括報考公務員、進入新聞媒體行業、國企/事業單位以及繼續深造等。學院已經為國家培養了5600多名各類學生,許多人已成為中央及省市各部門的領導和骨干。
根據中國薪酬指數研究機構發布《2020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指數排名》,國際關系學院位列第十五名,畢業生平均薪酬為9893元。
四、畢業生主要去向:
1、考國家公務員。國安部只會去清北人+國關遴選,各省國安廳各市國安局都會來國關招人,外交部只會來知名外語院校(包括國關)遴選。另外財政部副部長、商務部前副部長也都是國關校友。
2、繼續深造。國內讀研去清華、北大、人大、北師大、央財的不少;出國深造的也很多,去的是哥倫比亞大學、南加州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UCL、愛丁堡、格拉斯哥等名校。
3、直接就業。在京國企和事業單位,如中國央電視臺、新華社等新聞媒體、政策性銀行、國有四大行、中石化等;世界500強外企民企,如四大會計事務所、快消公司、BAT華為字節跳動等互聯網科技公司。
06#
南京審計大學
審計界的“天花板”
南京審計大學(Nanjing Audit University),簡稱“南審”,是位于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的一所由教育部、財政部、審計署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等學校。該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B類建設高校,教育部“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項目”基地建設單位,長三角新商科教育聯盟成員。
一、重點建設
二、就業及前景
2024屆應屆畢業生 4245 人,實際畢業4202人,畢業率 98.99%;4187 人獲學士學位,學士學位授予率 98.63%。
截止到目前,學校總體就業率為91.1%。
應屆畢業學生中初次就業率為86,55%。
其中協議就業 2428 人,占比57.21%。通過公安聯考后分配至全國公安機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