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雨秋 封面新聞記者 馬嘉豪 實習生 劉杰
“您好,請問您辦理什么業務?我幫您取號。”7月10日上午,在重慶銅梁區人力社保局參與社會實踐的重慶財經學院學生曾則取,正在引導群眾辦理業務。
市民曹女士常年在外地務工,才回到家鄉不久。“來辦理退休手續,不太熟悉情況。那個穿紅馬甲的小伙子把我帶來,跟我指在哪個窗口辦業務。”曹女士對著小曾豎起了大拇指,稱贊他服務耐心周到。
“這次社會實踐讓我跳出書本上對政務服務的抽象認知,明白了政策如何從文本落地到服務群眾。”曾則取說,他既學習了社保政策內容、辦理流程等知識,也讓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應變和決斷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為保障城市排水系統正常運轉,在山東理工大學上學的袁沛,把社會實踐單位選在了銅梁區住建委。這幾天,他跟著排水管理科的工作人員在城區內清理水箅子。
袁沛與銅梁區住建委工作人員一同清理水箅子。圖片來源于銅梁區融媒體中心
在白龍三路的一個易澇點,一位老師用鐵鉤勾起水箅子,袁沛馬上用鐵鍬清理其中樹葉、塵土防堵塞,巡查一條街就清淤一條街,臉和脖子汗水直流。
“很幸運能夠參加這次社會實踐,讓我們學到的知識能夠得到運用。”袁沛說。
在銅梁區檔案館的工作間,就讀重慶師范大學的江奕蕾忙著整理交通運輸領域的檔案。
“雖然檔案整理工作看起來比較枯燥,但能讓我沉下心來,以更加踏實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生活。”江奕蕾說,今年是她第二次參加“返家鄉”社會實踐,而且兩次都是報的檔案館的崗位。
參與社會實踐的大學生向工作人員請教檔案整理技巧。圖片來源于銅梁區融媒體中心
今年6月以來,共青團銅梁區委組織開展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招募了45所高校的135名大學生1,參加公益服務、企業實踐、社區服務、鄉村振興、文化宣傳等社會實踐活動。
“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為在外學子與家鄉常態化聯系搭建了實踐橋梁。接下來,我們也將持續關注他們在崗位實踐中工作情況和困難,引導青年在服務家鄉發展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共青團銅梁區委副書記秦睿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