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將于7月14日宣布的"武裝烏克蘭"新計劃,標志著俄烏沖突爆發三年來美國軍事援助政策的重大轉折。
這項計劃預計將首次包含向烏克蘭提供進攻性武器,可能改變當前戰場力量平衡,引發國際社會對沖突升級的擔憂。
這一決策背后,是特朗普政府對俄政策從"妥協試探"到"強硬對抗"的戲劇性轉變,也折射出美國內政外交的復雜博弈。
據美國阿克西奧斯新聞網站披露,新計劃的核心內容是突破此前軍援限制,向烏軍提供能夠打擊俄羅斯本土縱深的進攻性武器系統。
兩位接近白宮的消息人士證實,該計劃可能包含遠程導彈等裝備,這類武器理論上可威脅莫斯科等俄羅斯核心戰略目標。雖然具體武器清單尚未公布,但參議院共和黨領袖林賽·格雷厄姆已公開表示,美國與烏克蘭達成的"數萬億美元礦產協議"將為軍售提供資金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計劃并非孤立行動,而是與七國集團擬動用凍結的3000億美元俄羅斯資產援助烏克蘭的方案形成配套。國務卿魯比奧提出的"武器置換"機制也顯示,美國正試圖通過北約盟國中轉的方式加速武器交付流程。
特朗普此次政策轉向看似突然,實則有其內在邏輯。2024年重新入主白宮后,特朗普最初延續其"商人思維",試圖通過與普京的個人外交解決沖突。在六次通話均未取得進展后,特朗普對普京的態度從"專業應對制裁"的贊賞急轉為"非常不滿意"的公開批評。
這種轉變直接反映在軍事決策上:7月8日特朗普突然批準向烏克蘭交付10套"愛國者"防空系統,并施壓德國轉讓現有裝備;五角大樓隨即解除對烏軍使用西方武器攻擊俄本土的限制。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對此的積極回應——稱特朗普為"歐洲支柱"——表明美國正推動北約承擔更多援烏責任。
新計劃出臺的時機耐人尋味。7月10日特朗普預告將發表涉俄"重大聲明"時,正值北約峰會結束次日。選擇在呂特訪美期間宣布計劃,顯然有意強化跨大西洋團結形象。但深層動機可能更復雜: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支持率跌至第二任期最低點43%,國內對其"親俄傾向"的批評日益強烈。
通過展示對烏強硬姿態,特朗普既能回應共和黨鷹派訴求,又可轉移公眾對經濟問題的注意力。正如《紐約郵報》社論所警告的:"若烏克蘭淪陷,中國會看到美國聯盟的脆弱"——這種戰略焦慮正在重塑華盛頓的決策邏輯。
軍事分析人士指出,進攻性武器入烏將帶來三重影響。戰術層面,遠程打擊能力可使烏軍破壞俄后勤節點,緩解當前哈爾科夫方向的防御壓力。戰略層面,威脅俄本土可能迫使莫斯科重新評估戰爭成本,但同時也增加核升級風險——俄羅斯《國家核遏制政策原則》明確規定,對關鍵設施的打擊可能觸發核反應。
國際法層面,雖然防御性武器援助本身不違法,但用于攻擊他國領土可能引發"軍事介入"爭議。歷史教訓表明,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后西方對烏軍援持續加碼,客觀上延長了沖突持續時間。
俄羅斯的反應預料之中地激烈。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指責美國"信用不如盧布匯率",暗示可能采取對等反制。值得關注的是,俄方近期加速推進"東方轉向"戰略:在與中國簽署聯合聲明反對"域外國家強迫選邊站"的同時,大幅增加對印能源出口。
這種多線應對顯示,莫斯科正為長期對抗做準備。俄軍事專家馬爾科夫的警告頗具代表性:"特朗普的挫敗感源于伊朗牌失效,這使烏克蘭僵局更難破解"。
烏克蘭當局對新計劃態度矛盾。雖然澤連斯基政府始終呼吁獲得遠程武器,但基層士兵對西方援助的實效性存疑。有前線士兵在社交媒體抱怨:"他們送來的標槍導彈還沒我老婆的搟面杖耐用",折射出裝備交付與戰場需求的脫節。更嚴峻的是,美國暫停軍援期間造成的防御缺口已難以彌補——俄軍近期對哈爾科夫的密集炮擊,正是抓住西方援助青黃不接的戰機。
歐洲盟友的立場同樣分裂。德國雖承諾加速援烏遠程武器,但默茨總理明確表示已達援助極限;法國則選擇單獨提供2億歐元軍援,避開北約框架協調。
這種分化暴露出特朗普"歐洲買單"策略的內在矛盾:既要盟國承擔更多責任,又通過《大而美》減稅法案削弱其經濟能力。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的警告一針見血:"若美國單方面與俄達成協議,將動搖北約信用基礎"。
從更廣視角看,這場軍援升級本質是美俄戰略競爭的新回合。特朗普試圖通過武裝烏克蘭消耗俄羅斯,同時借能源制裁打擊其經濟命脈——參議院正在推進的立法擬對購俄能源國家征收500%關稅。
而普京則以"適應制裁"的韌性應對,通過中俄"本幣結算"機制削弱美元武器化效力。雙方在伊朗核問題、敘利亞局勢等領域的博弈也在同步加劇,形成多維度的戰略對峙。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當前局勢與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時西方對俄制裁升級軌跡如出一轍,但關鍵區別在于武器殺傷力的質變。
當"愛國者"導彈與"薩爾馬特"洲際導彈隔空對峙,當烏克蘭戰場成為大國武器試驗場,國際社會有理由擔憂:這場"武裝烏克蘭"的豪賭,究竟會迫使俄羅斯回到談判桌,還是將世界推向更危險的邊緣?
答案或許就在特朗普14日聲明中那些尚未公布的細節里。但確定的是,無論選擇何種路徑,其影響都將遠超烏克蘭戰場,重塑21世紀的全球安全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