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 1
銀耳苦瓜
進入夏季,連日酷熱。
鄰居老楊是中醫,他說:“‘春食野,夏吃苦’,苦是夏之本味,苦味菜肴能消燥火。盛熱食苦,是老祖宗留下的消暑妙方。”
苦味蔬菜最常見的是苦瓜,《本草綱目》稱它“除煩熱,解勞乏,消心明目”。冰鎮銀耳拌苦瓜,素有消暑御膳之美譽。
先將銀耳泡好,撕成小朵加冰塊備用。苦瓜削皮、挖瓤切塊,加少量鹽腌10分鐘攥水。
把500克雞湯熬至50克左右,置涼放鹽、白醋、白糖適量,倒入苦瓜、銀耳、冰塊拌勻,冰鎮10分鐘,挑去冰塊,拌香油入盤,苦瓜碧如翡翠、銀耳白似美玉,入口冰爽清脆,苦冽鮮香。
拌完端給老楊品味,他嘗過連聲呼好,但說:“這道菜屬寒性,陽衰虛寒者不宜多吃。”
PART 02
涼拌三苦
沒幾日,老楊也端來一盤翠綠和一小碗拌汁,進門便說:“嘗嘗我的手藝‘涼拌三苦’。”
原來,他將苦荬、苦苣、蒲公英三種苦菜切段,混裝一盤,把濃汁澆入盤中拌勻。
夾一撮填進嘴里,嚼幾下,瀝冽的苦味蔓延開來,令我想起小時候吃苦菜的情景:那時家住山村,每年夏季,苦荬、苦苣是家常蘸醬菜。
我嫌苦不愛吃,母親就把苦菜切成段,撒上鹽和味素,加半匙香油拌勻,苦菜即刻變得脆嫩鮮香。
今天吃到苦菜,濃濃的回味滯留舌尖,像柔韌的繩子,把記憶拽回了張揚無忌的童年。
老楊拌的苦菜鮮香、恬淡,比我當年吃的更加美味。老楊說:“秘訣都在拌汁里,要用菊花、海米、胡椒熬汁,再放入鹽、味素、白醋、紅糖、芝麻油等佐料。
吃時要少量勤拌,放置時間稍長,苦菜會軟塌,失去爽脆。拌苦菜清熱祛暑、增進食欲,但脾胃虛寒者一定不要多吃。”
還有一種夏至苦“拌”的美食:苦筍。它生長在南方的崇山峻嶺中,不但除熱祛暑,尚有減肥健身、健胃祛積等功效。
前幾日,網上購得幾斤苦筍,想到老楊是南方人,一定做得更美味。果然,老楊一見苦筍笑逐顏開:“這可是好東西,在老家,我涼拌苦筍是小有名氣的。”
說著,他傳授我做法:“苦筍切成段,燒溫水放入,水沸撈出投入涼水,浸泡20分鐘瀝干。記住,一定溫水放筍條,開水放會外爛內生。然后熬濃雞湯,加鹽、白醋、蒜泥、胡椒粉、芝麻油、紅椒少許拌勻。”
如法炮制,筍條淡黃中隱著淺翠,宛如美玉。放入口中一嚼,脆中帶韌、苦里生香,尚有鮮濃的青竹味道。
難怪詩人陸游在暑夏最喜食涼拌苦筍,還賦詩贊曰:“薏實炊明珠,苦筍饌白玉。輪囷斸區芋,芳辛采山蔌。山深少鹽酪,淡薄至味足。”
烈日炎炎,苦“拌”夏至,脆嫩的美食濃香適口,拌出餐桌的豐富、拌出清熱祛暑的舒適心境。
作者:周鐵鈞
圖片:新華社
設計:靳韞瑜
編輯:倪楊金子
策劃:李蕓聰 倪楊金子
監制:王巖 高雅
主播丨李容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