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很渣但婆婆很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01
都說“婆婆和兒媳”是天敵。在中國,這一現象似乎特別嚴重。不管在現實生活還是電視劇中,婆婆和媳婦互相看不順眼、互相受不了的事情,比比皆是。
有網友甚至寫段子來調侃,婆媳關系難處的原因有二:
第一、媳婦的別稱是“新娘”,一個新的娘突然來到家里,“舊娘”心里能好受嗎?
第二、婆婆用了五年時間教會兒子穿衣,媳婦用不到五秒鐘就能讓兒子脫光。
這種說法,聽著很新奇,但其蘊藏的邏輯卻有點像是亂倫:婆婆完全是把兒子當成了丈夫、把媳婦當成小三了。
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婆婆會把兒子當成“小丈夫”,把媳婦視為仇敵。
網絡上有很多控訴“極品婆婆”的帖子,帖子里的“婆婆”一個比一個奇葩。有兒子不在家,就不給媳婦做肉菜的;有大清早不敲門就進兒子、兒媳房間,只是為了收兩人需要換洗的衣服的;有嫌兒媳生不出兒子的,有在兒子面前不避嫌的……
如果你留心,跑去大媽大嬸大婆們扎堆聊天的地兒,想必也能聽到不少的抱怨:我那個好吃懶做的媳婦啊,什么活兒都讓我兒子干……
前段時間,杭州發生過這樣一個案例:婆婆對媳婦百般挑剔,還重男輕女,導致婆媳關系一直不好,后來,婆婆得了尿毒癥需要做腎臟移植手術,可媳婦不愿意拿出自己省吃儉用給女兒存下來的15萬教育經費。夫妻雙方差點鬧到離婚……
現實生活中,糟糕的婆媳關系太多了,大家對此習以為常。因此,好的婆媳關系,就變成了難得一遇的“奢侈品”“珍稀品”。
我一個退了休的舊同事,一說起自己的婆婆就贊不絕口。她說她跟丈夫結婚三十年,就不怎么喜歡回自己娘家,一方面是自己親媽太“作”了,另一方面是婆婆太好了。兩相對比,真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
還有一個朋友,說起自己的公婆也是無比感恩:“我的公婆退休在家,替我照顧小寶寶,還要買菜煮飯給我和老公,每天六點就起床一個掃地拖地,一個出去買菜,趕在7點時做好早點讓我洗臉后能吃上溫度適宜的早點,家務從不讓我做,有好吃的都留給我,其次才到我老公,大姑子寄給他們的補品全都燉給我喝,我嫁過來后越來越肥。看到別人很受婆媳關系困擾,我也有點納悶兒,自己是不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才會遇上那么好的公婆。”
02
能同時遇上好丈夫和好公婆,確實應該算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了,可生活中哪有那么完滿的事?
有人同時遇上壞丈夫和壞婆婆,腹背受敵,最終只能離婚。不敢離或沒條件離的,只能帶著無盡的委屈和心酸在痛苦的婚姻中撐下去。
有人遇上了好丈夫,卻碰上糟糕婆婆。這種情況還有解,好歹丈夫拎得清,你又不是嫁給婆婆。
有的人境況更特別:遭遇渣丈夫,但碰上絕世好婆婆。
我一個閨蜜的情況,就是這樣。
她的婆婆是來自河南農村的老太太,今年有七十歲了。
她特別了解自己的兒子,甚至曾跟閨蜜說過“你別看他(閨蜜老公)長得像個人樣,但他很多時候干的都不是人干的事兒”。
當她知道閨蜜嫁給她兒子以后,先是替她覺得惋惜,接下來就對她特別好。閨蜜和她老公在一起沒幾年,她老公出軌了,那時他們已經有了兒子。
她婆婆知道以后,氣憤得不行,見兒子常年不回家,她跟閨蜜說:“就他能去找嗎?你也出去找,怕什么?看他還能嘚瑟幾年。”
兒子出生后,閨蜜婆婆一直跟他們住在一起,幫他們帶孩子。
她兒子經常不回家,換很多婆婆可能會與媳婦針鋒相對,可她卻跟我閨蜜相處得特別好。
閨蜜出差,回到家很晚了還沒吃東西,她婆婆都睡下了還會爬起來給她做面條。
閨蜜工作忙,有時把穿過的內褲、襪子堆在自己房間里打算隔天一起洗,婆婆見狀,會主動幫閨蜜把內褲、襪子用手洗干凈。
閨蜜跟丈夫感情不好,工作壓力大的時候也會發脾氣,但婆婆從來沒跟她鬧過情緒、紅過臉。
在家里,她包攬了所有家務,盡心盡力幫閨蜜帶兒子,從不肯多花閨蜜一分錢,真的是把閨蜜當親女兒一樣疼。
我問閨蜜:“對自己兒子,她能做到這樣嗎?比如半夜爬起來給他做面條什么的。”
閨蜜回答:“做不到,因為她知道自己兒子半夜才回來一定沒有做好事。”
閨蜜決定跟她老公離婚,但協議都簽好了,男的卻一直拖著不肯去離,閨蜜覺得去法院起訴太過麻煩,所以一直在催他去辦手續,他答應的時候答應得好好的,卻遲遲不付諸行動。
閨蜜跟婆婆說:“我們要離婚了,我挺舍不得您的。要不即使我跟他離了,我們也這樣過。”
婆婆說:“可以啊,沒有他,我們反而過得更好。”
隨后,婆婆又說:“開玩笑的,我哪能讓你養老?不過真是對不起你啊,我沒把兒子教好。”
閨蜜說,婆婆一共生了三個孩子,就她老公這個最小的長歪了。有時候,她甚至覺得婆婆是因為對她內疚,而來替兒子還債的。
我說這些,沒有絲毫的夸張。
有一段時間,閨蜜的婆婆回老家了,閨蜜把她送去火車站,回到家里卻覺得萬般不適應,因為家里少了一個老人。
她說:“我喜歡我婆婆不是因為她是我婆婆、是我兒子的奶奶而喜歡,而是她真的是很好的一個人,是人好。我喜歡的是她這個人。可能她本身就活得很明白,也有可能是年紀大了活得更通透了,她真的是很好相處,可惜我遇到了好婆婆,卻沒能遇上個好丈夫。”
我說:“如果你遇到的是好丈夫,也許也就遇不上這樣的好婆婆了。比起那些丈夫很渣,婆婆還不停作妖的,你已經很幸運啦。”
閨蜜也說,是啊是啊。接著,我們倆都沒再說話,因為不知道說些什么好。
現在,閨蜜已經跟老公離了婚,帶著兒子單過。時不時的,她也會帶著兒子去看看前婆婆。兩個人手拉手說些家常話,肩并肩一起上街買菜買衣服。
還有另外一個春節期間找我聊天的朋友,她其實也特別受不了那個對家庭、對妻子、對孩子都不負責任的丈夫,但因為公婆太好了,她竟舍不得離婚。
我忽然覺得,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是多么神奇,這樣的婆媳關系這世上居然也有。怎么解釋呢?不過都是緣分吧。
03
芒果臺最近出了一檔節目名叫《少年說》。有一期節目中,一個兒子吐槽老媽,說自己小小年紀被媽媽逼著做家務,結果被媽媽反將一軍。
這位媽媽,也因為她的言論聽起來讓人內心感到極度舒適而一炮走紅。
為何她能紅呢?還不是因為現實生活中能這么想的婆婆太少了。
很多婆婆格局很小,眼里只看得到自己或兒子那點“小利益”,對其他女性充滿惡意和嫉妒心,兒媳還沒做什么離譜的事兒呢,她可能就把兒媳視為了眼中釘。
還有的婆婆,“雙標”非常嚴重。這不網絡上有一則非常出名的笑話是這樣的——
- 一位婆婆對鄰居說:“我那個媳婦啊,好吃懶做,早上睡到中午才起床,早餐還要叫我兒子送進房間去!”鄰居問:“你女兒嫁得不錯吧?”婆婆說:“嫁得好啊,每天可以睡到很晚才起床,大家都對她很好,假日到處游玩,女婿還會送早餐到房間里給她吃!”
春節期間,因為大批婆婆和媳婦不得不朝夕相對,婆媳矛盾也進入一個高峰爆發期。
這不,前段時間一個網友給我發私信說過年她帶孩子出國旅游了,沒有回婆家過年(以前她每年回去,婆婆都對她各種橫挑鼻子豎挑眼),結果婆婆看到兒子一個人回來過年,氣得直跳腳,大罵媳婦不孝順,并且逼兒子跟她離婚。
我問她:“你老公態度怎樣?”
她回答:“他覺得他媽說得對。”
我說:“誰的父母欲求不滿,誰負責去搞定。孝順父母是兒女的事,任何人不該把老婆、女婿、孩子當成取悅自己父母的工具,再說了,人和人之間是相互的。大家都別給彼此設定太多的身份義務,別動不動就覺得婆婆該怎樣、媳婦該怎樣,拿出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真心、真誠、真意來相處,以心換心,就萬事大吉。還有,能擰成一根繩同仇敵愾對付女婿、媳婦的家庭,就不該跟別人通婚。”
在我看來,婆媳關系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婆媳關系相處不好,跟中間的男人有很大的關系,本質上是兒子和兒媳、婆婆和兒子的關系出了問題、失了平衡。如果中間的男人毫無作為,單靠婆媳雙方來緩和這種關系,是很難的。
但是,生活中的確也有一些婆婆和媳婦相處得極好的案例:哪怕中間的那個男人“渣”到一塌糊涂,婆媳也能相處得情同母女。
這或許給我們這樣一種啟示:只要夾在中間的那個男人別多事兒,婆媳也是可以相處得很好的。
我向來是這么認為的:不管你和誰相處,都應該先把“身份”這事兒放一邊。
為什么?因為身份意味著義務。
一旦公婆認為媳婦有義務為他們做啥,或者媳婦認為公婆“應該”要怎么對待她,那么,這段關系定然是埋著地雷的。
相反,如果雙方都能以“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態度來相處,你給我一顆蘋果,我還你一個桃,你尊重我三分,我恭敬你一丈,大家從零開始培養感情,那么,婆媳關系自然不會太差。
婆媳關系,說到底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只不過這種關系被隱藏到了“婆婆”和“媳婦”的身份之下。但是,剝離了這層關系,婆媳相處其實也不過就是一個年輕女人和一個年老一點的女人相處而已。
好的關系,都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的。這種平等,包括身份平等、心態平等,也包括付出回報均衡。
任意一方想要占上風,想要占便宜,那么,這種關系就持久不了,和諧不了。戀人夫妻相處是如此,婆媳、岳婿相處也是如此。
只是,對于那些遇上絕世好公婆卻遭遇了渣丈夫的女人而言,婆媳相處和諧也不知道是喜是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