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潮新聞報道,曾經被老師和家長寄予厚望的尖子生小凱,因為沉迷手機后翹課、成績下滑,今年高考物理類僅考了575分。這一成績讓學校失望,讓老師失望,讓家長失望。
失望之余,小凱的家長竟然做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將孩子掃地出門,更換了自家門鎖密碼,切斷了家長的電源和網絡,斷了他的生活來源,并且拒絕與孩子進行溝通。
小凱的事情,讓人唏噓。先來說一說小凱。一個學校、老師和家長都很看好的尖子生,原本可以考出一個更好的成績,上一所更好的大學,結果因為沉迷于手機,不思學習,導致成績下滑,高考物理類僅考了575分。
因為沉迷手機而影響學習的學生大有人在。本人就見過好幾個這樣的學生,晚上手機玩上大半夜,第二天上課倒頭就睡,精神萎靡,哪里還有學習的心思和精力。這樣的學生,無論你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教育,都是很難見到效果的。
和一些家長交流溝通的時候,有的家長訴苦說孩子熬夜刷視頻、躲廁所玩手機,就是拿他沒辦法。有的家長捶胸頓足,埋怨說是手機害了孩子,如果沒有手機的話,他的孩子就是好端端的,根本就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表面上看,影響小凱成績下滑的罪魁禍首的確是手機,導致部分孩子不思學習的罪魁禍首也是手機。但是我認為從根子上說還是人的問題。
有的孩子為什么會沉迷手機?有人認為,這可能是孩子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想想看,別說一個高中學生,即便是一個初中學生,每天都被學習壓得喘不過氣來。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之下,有的孩子找不到一種恰當的宣泄方式,只能依靠玩手機來釋放壓力了。
我的外甥女,重點高中的學生,每天晚上回家她都會玩上一小陣手機,周末的時候她就要痛痛快快地玩上大半天手機。她告訴父母,學習的壓力太大了,就讓她玩一陣手機吧。好在外甥女特別自律,雖然玩手機,但是并沒有影響到學習,而且父母也有一顆平常心,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玩手機,并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就像小凱的父母,孩子的高考成績不理想,就將孩子掃地出門,更換了自家門鎖密碼,切斷了家長的電源和網絡,斷了他的生活來源,并且拒絕與孩子進行溝通。
當父母的,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可謂用心良苦,這種對下一代教育的重視,可以理解,并且需要大力支持。不過有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有時候有點簡單,有點粗暴。就像小凱的父母做法,就有點不恰當了。被趕出家門的小凱委屈地說:“別人爸媽都愿意好好說話?!?/p>
小凱的話沒錯,面對犯了錯誤的孩子,有的家長確實不肯和孩子好好說話,不肯從正面去引導孩子,去激勵孩子,而是狂風暴雨,當頭棒喝。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也可能會因此而一時沖動,和父母發生沖突。
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回憶父母時,最為感激的是父母“允許我拆光家里的電器”。教育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智慧,急不得,也急不來。當父母的,確實需要包容,需要尊重,需要理解,更需要耐心。當然,對孩子來說,切勿玩物喪志,一定要樹立遠大的理想,要端正學習態度,要尊重并理解父母。只有這樣,家庭教育才能成為兩代人共同成長的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