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具有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多重背景,自2008年攻讀心理學,多年的學習精神分析,認知行為治療及家庭治療,擅長于各類型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生涯規劃和人際關系.對于治療驚恐發作及焦慮抑郁經驗豐富。
各位家長朋友們!今天咱來嘮嘮孩子轉學的事兒。轉學可是家庭里的一件大事,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轉學的。那啥時候該給孩子換個新環境呢?下面這5種情況可得認真琢磨琢磨。
第一種,家庭搬家,孩子得重新扎根。要是父母因為工作調動、去外地定居或者家庭重組啥的搬家了,孩子就得離開熟悉的環境。這種時候轉學那是沒辦法的事兒。要是孩子跟原來學校感情特別深,家長就得提前半年好好規劃一下過渡。比如說帶孩子去新學校看看,搞個線上告別儀式,還能建個“舊友聯絡群”,讓孩子跟老朋友們感情不斷線。
第二種,孩子學習遇到困境,就像在迷宮里迷路的孩子。要是孩子成績一直墊底,還老是逃課,對學習一點兒興趣都沒有,那可能是學校的教學方式和孩子的學習模式不匹配。就好比邏輯思維強的孩子在藝術氛圍濃的課堂上容易受挫,感性的孩子在只看重應試的環境里可能會壓抑天性。轉學前,最好先用測評工具,像學習風格問卷啥的,搞清楚問題出在哪兒,再給孩子選個合適的學校。
第三種,孩子社交上有陰影,這可比孤獨還可怕。要是孩子在學校被欺負、被孤立,或者經常跟人起沖突,可能會有頭疼、失眠這些身體反應,脾氣也變得暴躁。這時候轉學可得謹慎點兒。要是原來學校沒把問題解決好,轉學就是暫時躲一躲;要是新環境沒有社交支持,孩子可能還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最好一邊給孩子做心理干預,一邊教孩子怎么跟人相處,建立自己的邊界。
第四種,孩子天賦覺醒啦,就像被折起來的翅膀需要展開。要是孩子在編程、舞蹈、辯論這些方面比同齡人厲害好多,可原來學校沒啥資源,那轉去特長學校或者國際課程體系的學校可能是個好選擇。比如說編程天才在普通中學可能施展不開,去科技特色學校就能得到量身定制的培養。不過得注意,轉學是為了孩子發展,可別是家長自己期待太高啦。
第五種,孩子心理健康出問題了,這可比成績重要多了。要是孩子一直焦慮、有抑郁傾向,甚至有自傷行為,這可能跟校園環境有關系。要是孩子一提到上學就害怕,還裝病請假,對學習任務有生理上的排斥,轉學可能是打破惡性循環的機會。但可不能把轉學當成萬能藥,還得趕緊給孩子做心理治療。
轉學可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家長得做好三件事兒:一是跟孩子保持適當距離,讓孩子經歷“蜜月期→沖擊期→適應期”的過程;二是幫孩子找個能傾訴的“安全島”,可以是同學、老師或者社團;三是讓孩子保留原來的記憶,通過舊物、照片或者書信,讓孩子知道離開不是失敗,而是成長要付出的代價。
每個孩子就像一棵獨特的樹,轉學就像移植一棵樹。重要的不是土壤,而是能不能讓樹根自由呼吸的空間。大家覺得孩子轉學這事兒是不是得慎重考慮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